有一所学校,它是一所国际化学校,却坚持以汉语为中心,办扎根中国大地的教育。它在京领中国国际学校品牌价值榜上排名第23;在京领中国国际学校竞争力排行榜的美国本科方向中排名第79,英国本科方向中排名第24;在京领中国国际学校特色榜中,登入科研特色TOP60,领导力特色TOP50。
这所学校就是——北京市新英才学校。
学校介绍
北京市新英才学校坐落于北京市顺义区环境优美、人文氛围浓郁的中央别墅区内,是一所集精品幼儿园、特色小学、优质初中、多元高中、汉语中心、大学预科为一体的15年一贯制国际化寄宿制学校。
新英才学校扎根中国大地,创新课程体系,淳化人才培养,办高质量的中国学校。学校建立以“爱与创造”为核心精神的育人目标体系,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卓越的与世界同步的教育课程及体验,通过多元文化课程及特色主题课程,让孩子成为有爱心、有社会责任感、有创造能力、有国际视野、有民族自信的新英才。
新英才课程:
面向未来,全人教育
基于东方智慧和西方科创,面向未来,全人教育。新英才拥有从幼儿园-高中完整且丰富的课程体系(15年一贯制)和育人体系,有课堂+寄宿的全维度育人模式。基于教育关键期的特色学制设计和衔接课程打造,提升教育精细化。
学校形成以3年为一个课程周期的“四段六衔接”教育系统,在学生身心发展、年级跨越的关键期,研发专门的衔接课程,为学生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做好承上启下的衔接教育,帮助学生平滑过渡适应期,实现最优发展。先于“双减”,为每一名学子提供精准而丰富的全人教育。学校整合各学段学习内容,实现平滑过渡的同时,构建“必修课+选修课+社团活动”的课程体系,在兴趣培养、加强应用、小组学习、探究式学习、多元化考评中,融汇中西方教育菁华。
幼儿园:
每月不同跨学科主题教学
以跨学科主题教学为核心课程,每个月有不同的教学主题。在极具创意的中英双语主题活动中,孕育人文科学素养,塑造良好品格与习惯。与此同时,幼儿园提供艺术赏析、综合体能(PE身体锻炼)、森林课程、博物馆课程、幼儿科学课程、感统训练课程等,让孩子在丰富的活动中敞开心胸,放大格局,释放天性,感知自然。
小学:
以中国基础教育为主体,融合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
以中国基础教育为主体课程,集中西方教育精髓,融合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优势,形成“厚德养正,艺体修心,健康快乐,中西结合”的办学特色。国家课程扎实学术基础,以塑造品格,增强体质,夯实基础为培养目标。优质中外教联手,独一无二的浸润式英语教学环境,培养学生具备双母语能力和国际视野。
初中:
实现从小学到高中的过渡
新英才初中部以中国基础教育为主体课程,整合初中学习内容,实现与小学知识的过渡,与高中知识的衔接,构建“必修课+选修课+社团活动+国际竞赛”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双语能力、主动学习力、统合创新力、批判思维力和多元理解力。
新英才学校初中部开设了涵盖语言与文学、科学与工程、活动与竞赛、人文与社会的13门拓展选修课以及21门艺体选修课,丰富学生在“课后服务”时间段内的选择,充分挖掘兴趣,助力其尝试更多成长的可能。
高中——A-Level:
新英才剑桥国际中心由英国剑桥大学国际考评部授权,于年开设A-Level课程,年开设IGCSE课程。核心成员已在A-Level课程领域从事教学和管理工作20余年,成功培养了24名学生在IGCSE数学、附加数学、AS数学、高等数学、计算机科学、中文、IGCSE英语(ESL)国际大考中荣获26项世界顶尖奖和9项中国顶尖奖。
高中——AP:
新英才AP国际中心由美国大学理事会(CollegeBoard)认证,课程体系全面对标美国高中,为学生提供种类丰富、个性化且有弹性的学习方案,使学生在国内享受高质量的美国高中课程。通过“基础必修+核心选修+拓展选修”课程体系,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既具有中华文化底蕴,又有全球视野、国际意识、文化自信和国际竞争力的社会精英,实现全球择校。
高中——英才书院(汉语中心):
英才书院必修课以国内高中课程为核心;选修课依托学校种类丰富的课程,为学生提供独特且有益于终身发展的“学科拓展选修课”+“国际课程选修课”+“艺体素养选修课”。在夯实学生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掘学生独特潜能,提升身心能力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爱与创造”的引领:
爱心文化、创新文化
校长蓝春的理念是:爱心是一切美好品格的基石,是一个社会精英所需具备的基本品格。一个拥有爱心的人,必定是一个能够与他人与社会充分融合愉快成长的人;一个在欣赏与被他欣赏,创造快乐与享受快乐之中获得终身发展的人。
在这种理念的推动下,“爱与创造”教育主张应运而生。
爱心文化:
在寄宿生活中融入“家文化”,增添“生活即教育”内涵
“家文化”的建立不仅为寄宿学生提供了如家般温馨的住宿环境,也为新英才教师团队提供了全方位的后勤保障,为新英才教师全身心投身教育事业提供了极大的支持。在“家文化”的引领下,学校寄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同时在多种多样的寄宿生活与活动中,对学生潜移默化进行自理能力的培养以及爱心品格的教育。
集体生日会、节日外出游园、生活技能体验活动……“家文化”下的寄宿生活,使学生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摆脱了寄宿生活的枯燥,增添了“生活即教育”的内涵。
爱心文化:
导师制充满爱心与关怀,导师伴随学业和成长
针对寄宿制学校的特点和寄宿学生离开父母容易出现的各种成长问题,学校建立导师制体系,通过师生互选建立导师和导生的亲密关系,通过导师真正走进每一名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需求,对学生实现实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