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天气闷得像一个不透风的罐子。
中午十一点多,在鱼台县老砦镇中心村一所艺术学校的二楼,充满热情的音乐,混合着“”的节拍声从房间里传来。
后姚村村民陈胜男推开学校一楼的教室门,收了遮阳伞,简单跟别人寒暄了几句,便在休息区找一个了座位坐下。从镇里的服装厂下班后,她顺道来接学拉丁舞的11岁女儿。
二楼的舞蹈室内,20多个孩子摆好了起手式,闫芳放了一曲《恰恰》。
孩子们正在跟着闫芳老师学习拉丁舞。
她是这里的拉丁舞老师,体形清瘦,有一双爱笑的大眼睛,刘海被梳到脑后,干净利索。今年27岁的闫芳毕业于北京现代音乐学院拉丁舞专业,到现在已经从事了七年拉丁舞教学工作,其中四年在济宁市区,三年在这所位于村里的艺术学校。
三年的时间,闫芳一共培养出来一百多位农村孩子。家长们都称呼她“闫老师”,孩子们则亲切地叫她“芳姐”,这是“童语”里最亲密的称呼。
这所位于村里的艺术学校,已经开办了六年,主要招收暑假兴趣班的农村孩子。艺术学校校长闵秋晶说,学校不仅开设了拉丁舞课程,还有书法课和钢琴课,“现在农村艺术教育课程的竞争也比较激烈,以后还要陆续开设更多的兴趣课。”
这话一点也不假,由于中心村紧挨城镇,地理位置优越,这两年陆陆续续新开了五六家素质教育培训机构,内容涉及幼儿早教、跆拳道、美术、架子鼓……这些过去农村孩子遥不可及的素质学科培训,如今已经成为他们业余生活的一部分。
“农村孩子学拉丁舞有什么用?”
每天早上8点,闫芳都会准时从鱼台县城的家里出发,驱车半个小时到村里上班。
早早来到学校门口,闫芳是为了迎接孩子们。看到没有扎好头发的女孩,她上前帮着梳头,发尾一卷,发套一套,再拿U型夹固定,丸子头就绑好了。“练舞的女孩要把头发梳好,要干干净净的”。
闫芳所在的艺术学校,每天三个小时的拉丁舞课程都集中在上午。她说,上午天气凉快一些,孩子们精神头比较好,学起来快。
早上9点,课程开始。
闫芳一个动作一个动作手把手给孩子进行教学。
二十多个孩子在50多平米的房间里,舞动着她们的人生。闫芳一个动作一个动作手把手教学。农村的孩子比较内向、害羞,刚开始学习拉丁舞的时候比较拘谨,放不开,动作也不自然,她就一点点开导,跟孩子们讲自己刚开始学拉丁舞的“糗事”,常常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
班里有几个孩子长期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每当问起父母,孩子的眼里总会涌出泪水,却又不愿多说。这些闫芳都看在心里,她希望通过舞蹈打开孩子们的心扉。
认识闫芳的人都说她自找苦吃,费力不讨好,放着城里一节课元的舞蹈机构不去,偏要下村挣40元。
为什么到农村教孩子拉丁舞?闫芳也不止一次问过自己。
村里的孩子被钢琴声吸引,在父母陪同下到艺术学校试课。
这要从闫芳的成长路径说起。她是一个土生土长的鱼台农村姑娘,因为学习舞蹈飞出了“一亩三分地”。
为了能让孩子学跳拉丁舞,闫芳和艺术培训学校校长闵秋晶花了大量的时间进行家访。
农村孩子学跳舞有啥用?这是村里人问得最多的问题。闫芳不厌其烦地解释:“学了跳舞,你的孩子会变自信。”
她想为孩子们谋“另一条出路”。
“选择多了,他们想学啥,家长就给报啥!”
这个暑假,在中心村当地村民除了能听到拉丁舞、钢琴的悠扬声外,还能听到孩子们的呐喊声。
去年9月,一身腱子肉的徐星回到中心村创办了鱼台星武武术学校,专门从事跆拳道教学。
“把孩子们身上多余的精力发泄出来,让他们学到一身功夫,更重要是能强身壮体。”说到自己的教学理念,实在的徐星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徐星的学校虽是去年创办的,但真正开始招生却是在今年,“那几个月除了布置练习场外就是考察,考察内容包括农村跆拳道收费标准以及教学课程安排。”徐星说。
对于考察的结果,徐星还是满意的。
徐星回到中心村创办了鱼台星武武术学校,专门从事跆拳道教学。
“县城里80元一节课,课时大概一个小时,这个收费标准在村里是行不通的。根据我们当地实际收入情况,我考察后制定了学校的收费标准和课程安排。”徐星知道,费用比县城低将是学校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标准之一。
又花了一个月多的打磨,徐星才制定好让自己满意的收费标准——50元/节,一节课课时一个半小时,一个小时用来练习以及学习跆拳道的招式,剩下的半个小时进行训练力量。
对于自己考察后制定的收费标准,徐星信心十足,第一时间就让人做成海报,张贴在了学校办公室外的墙上。
“费用低”效果确实明显,今年,鱼台星武武术学校有42个学生,其中还有2个来自江苏沛县龙固镇。
中心村的艺术培训机构。
中心村一所美术培训班教课的老师王雪梅也认同这个观点,她另外还补充说费用低不代表教学质量差,现在在村里教画画的老师,都是来自县城。
张堰村村民张静家里有两个孩子,女儿今年十一岁,在闫芳老师那里学拉丁舞,五岁大的儿子在一所学校学画画。
“两个孩子一年的补习费用加起来多元,县城的孩子同样是学这两样,要多元。”张静说,“现在农村孩子选择多了,他们想学啥,家长就给报啥!”
“长成参天大树,看到大海,看到远方!”
最近,老东村村民姜大民觉得小孙女有了些许不同:平时3分钟都坐不住的人,如今竟拿着画本自己乖乖看起了图画书,甚至还主动念叨起要跟小伙伴们一起上课。
“我家孙女明年就要上幼儿园了,总担心她不习惯学校生活。”58岁的姜大民说,儿子儿媳工作忙,自己和老伴又没有这方面教育经验,一直很着急。
解除全家烦恼,让小孙女有了改变的,正是年落户在中心村的咿呀早教幼儿学校。
幼儿早教课堂。
近年来,随着农村家庭条件的改善,早教需求日益激增。而农村却没有专业的机构与人士,成了家庭教育的一块短板。
咿呀早教幼儿学校负责人王贤贤表示,正是看准了这块市场,她才选择把学校建在了中心村。
“一年的学费元,这个价格相对来说是比较合适的。”王贤贤说,学费并不是农村父母优先考虑的因素,如何帮助他们的孩子健康科学成长的教育理念才是。
在幼儿早教学校的儿童正在做游戏。
“我们前期跟家长进行沟通后,陆续开设了创意绘画、模拟实践、亲子互动等课程,涉及智力开发、习惯养成、安全教育、隔代沟通等多个方面。考虑到小朋友情况,每个课程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左右,中间休息时还会穿插发放小点心和做运动。”杜玉凤从事幼儿早教8年,她介绍,在课程中她不仅重视提升幼儿成长的各方面能力,也同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