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历代名人廉政故事静安这所小学最早

湖北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nvrenjkw.com/nxzx/5718.html

陆文麓(—),字崧侯,上海市嘉定县人。附贡生,曾任上海商会董事和法租界公董局华董等职,光绪三十二年()筹款创办和安小学堂(今静安区第三中心小学)。

陆文麓画像

(以同时代乡绅画像为基础画就)

发展教育获“急公好义”匾额褒彰

陆文麓待人和蔼,崇尚教育,尽心公益事业,遇事一秉至公,不肯稍事迁就,凡所规划,一以便民为主,并注重躬行实践。

光绪三十年(),经陆文麓介绍,上海乡绅毛吉生任栖流公所干事,翌年接办该公所义塾。光绪三十二年(),保安义塾与栖流公所义塾合并成立和安小学堂,毛吉生任堂长。

年,陆文麓筹拨银元,后又捐助建筑费1万银元扩大校舍。该学堂改称和安小学校(今静安区第三中心小学),毛吉生任校长。

和安小学校毕业生留念照

和安小学校先后三次扩建,发展为租界内规模最大的著名小学,时有“南市万竹,北市和安”之称。

和安小学校倡导学以致用,利用地处租界的条件,取消课程中传统的读经科目,改设书法、尺牍、珠算等学科,并以“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为宗旨,激励学生锻炼身体。

和安小学校体育课兼授武术,每学期举行运动会,参加市运动会竞赛,名次每列前茅。学校设立“荣誉免费”奖励制,择学生中品学兼优者,免费一学期。学校还根据学生家庭经济情况酌收学杂费,困难者予以全免。

陆文麓在任上海董事会总董期间,多方奔走和努力,筹措资金支持兴办教育,为教育事业发展不遗余力。年,陆文麓获“急公好义”匾额褒彰。

参与自治报效乡里

清末地方自治是政治改革的重要内容。宣统元年()以前,大都由绅商自发组建或由官府督导,建立一些地方自治机构,明显带有试办性质。

该年一月,清政府正式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府厅州县地方自治章程》等。各县一般设有议事会、参事会(后改董事会)两个组织,这两个组织的负责人一般由地方著名绅商担任。

陆文麓信札纸本

年1月,上海市政厅临时议员开会,推举陆文麓为议长,王引才为副议长。市政厅董事会选举陆文麓为总董(原名为市长),苏本炎、顾履桂、杨逸为董事。上海市董事会作为上海市议事会的最高行政机构,主要负责上海城厢内外的市政建设和公用事业。

年9月,上海市根据江苏省暂行市乡制,选举产生上海市议事会,再由议事会选举出上海董事会,选举陆文麓为总董。年11月,陆文麓辞职,补选总董为姚文楠。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