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国学校体育武术项目联合同盟会为推动武术进驻校园,曾提出“一校一拳”,以术道融汇得学兼备的武术教育新理念,对推动武术教育进学校具有良好的进步意义。
“一校一拳”要突破的困境
“一校一拳”带动武术进驻校园是中国传统武术阐释新路径的主要方法,众多教育学者也从武术进校园中发现,武术不仅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还能切实磨炼学生的艰苦学习意志,并达到推广传承武术传统文化的极优点。然而近些年在武术进校园的发展中,却出现了诸多的形式化问题。
其中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武术进入学校课堂较为困难,由于多数学校师资力量储备不均衡,而且学校体育(武术)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质量缺少系统化,校园武术成为了一种观摩体验课,学生们没有在武术课程中体会到身心受益,造成了学校中高层管理者对武术进校园发展的不重视。校园武术课程学习性价比极低的原因,总的来说,原因在于课程体系和武术老师的综合水平。
武术在校园的课程体系没有循序渐进、身心结合的设计,校园课程不是武馆培训,不仅在于技艺本身,还有注重学生们的兴趣培养和身心感受。校园武术由体育老师代课,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又不太专业,从社会上“聘请”专业武术教练进校园,短期内又难以适应学校的教学方式。
“一校一拳”为校园文化建设带来机遇
传统武术进驻学校教学,是新时期民间武术发展贡献的中坚力量。当下越来越多的学校正在引进武术课程,逐步培养师资武术教学力量,这些学校与民间武术传承人的教学合作,让我们看到了武术文化传承彰显出的博大精神力量,这样百花齐放的武术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武术教育传播的文化价值。
由于传统武术进校园面对的大多都是一群没有练习基础的学生,所以为了让学生可以真正喜欢上武术练习,学校需要在武术授课内容和武术教学方法上仔细钻研,设计出适合孩子们学习,兼顾文化、武术、品格、健康的教育内容,同时要注重兴趣培养。在践行“一校一拳”武术理念时,应该从民间找寻真接受过正规拳种武术训练,并具备武术教学素养的传承人,这样的复合型武术人才才是校园武术顺利开展的师资保障。
以培养师资为力量,弘扬武术教育创新意义
综上所述,“一校一拳”理念为传统武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弘扬的价值意义,也创新了传统武术的实践空间要领。我们也深信,未来的武术教育不仅会为学生带来极富生命力的健康身体,也会为武术传承者提供更多发扬武术精神的传承机会。
中国武术七段王、全国杰出的少幼儿武术教育专家王天明老师面向全国发起培育“中华少幼儿武术学科带头人、传承人、武术教练、武术馆长”的公益计划已全面启动,着手培养文武兼修、德才兼备,知识与能力并重的武术学科带头人,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