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有太阳的能量,那么你就散发出太阳的光芒吧;
假如我只有一抹阳光的温度,那么也没关系,我也要尽可能地照耀到力所能及的角落。
如果这句话,是我的原创,我应该会欣喜,这感觉貌似还不错!
如果这句话,是大家之作,读者估计会寻思,意境貌似不错!
如果这句话出自一个仅仅读了四年小学的卖菜的中年人之中。
你会作何感想?
会不会诧异,会不会好奇,会不会寻思,会不会怀疑,莫不是抄的哦。
不要诧异、好奇、寻思、怀疑。
这就是只读到四年级,一个中年菜贩子的原创,不仅是原创,还是他自己书写的20万家史中稀疏平常的一笔。
是什么让小学没毕业的人才气逼人?
是什么让整日忙碌的菜贩子成为了作家?
今天这故事,就带你一窥真相,看一个甘于平凡却又励志,还懂育儿经,深谙教育孩子的菜贩子,那朴实却又传奇的人生。
大家上车坐稳,准备发车了。
一:拼爹时代,他拼啥?
在人流如织的菜市场中,挑选菜品的客户流连其中,有的人精挑细选,有的人讨价还价,有的人买完就走……
菜市场,是中国家庭主妇最重要,最耗费时间的地方,嘈杂,喧哗才是哪里的特色。谁会想到,在这充斥着杂音的地方,居然有人会学习。
这不,一个售卖金姜银蒜的摊位背后,就有一个憨厚的中年男人,操着不算熟练的笔,用空闲时间在白瓷砖垫起的稿纸上一笔一划专注书写。
这男人就是老姚,一个菜市场中的另类。
老姚全名姚启中,小学没毕业的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平日里在菜场靠着售卖生姜大蒜维持生活,供养三个子女在北京读书。(年)
在卖菜之余,为了教育激励自己的孩子,记录自己的生活,老姚用年时间,一边买菜,一边书写。
愣是写出了长达20万字的家史,并在这件事传开后,被数十家媒体报道成了名人。
他的家史也因为夹叙夹议、生动感人被出版商看重,成了出版书籍:《卖菜叔日记:写给孩子们的奋斗史》。
假如我只有一抹阳光的温度,那么也没关系,我也要尽可能地照耀到力所能及的角落。
从未有人将一个中年糙汉子,跟这段美文联系在一起,但老姚却能张口就来。
因为最好的文字都在经历中,在阅历中,在生活中,在身背希望努力后的收获中。
没经历过生活磨砺的人,无法体会真谛!
至于为啥老姚要写作?
答案跟要教育自己的孩子有关。
这是一个父亲,一个被贴上贫穷标签的父亲,用自己的方式给予孩子的最好守护。
这份守护,要从老姚的童年说起。
二:历经磨难。
年,姚启中出生在安徽阜阳一个特困家庭。这特困不是一般困难,而是家有残疾,让人看不见任何希望。
姚启中的爸爸是一个半智障人,除了智商欠缺外,还的驼背也很厉害,厉害到完全直不起腰,整天都埋着头。
姚启中的哥哥,跟他爸也好不到哪去,是一个半智障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欠缺。
家中四个人,三个男的,唯一一个健康的,只有少小年岁的姚启中。
这就让姚妈妈必须挑大梁啊。
可一个女人,如何顶得起一个丈夫和两个孩子?
姚启中出生后没多久,受不了命运磨难的姚妈妈就离世了,走得有点不甘。
姚启中没了妈,只得跟智障的父兄生活。
这让姚启中自小就没吃过饱饭,穿过暖衣,也体会不到母爱的温暖,那个家庭给予他的只有旁人的鄙夷和村里人的奚落。
童年无数次听闻的话语只有:这一家人完了,将来除了要饭还能干啥?
身无长物的姚启中无法抱怨父兄,他们也是受害者,谁愿意自己不健全啊?
作为家中唯一的正常人。
努力吃着百家饭的他,只能不断激励自己,用行动撑起这个家。
按照他的说法就是: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子。
随着时光流逝,年春19岁的姚启中不愿在家坐以待毙,寻思出门打工。他求爹爹告奶奶,终于借到了50块钱路费,顺利去了山东威海。
到了威海后,姚启中借到的50块几乎一分钱不剩,必须马上赚钱!
年轻气盛的他除了有一把子力气,文凭和钱那是都没有,能干的活有限,苦力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自那以后,威海工地多了一个干活不要命的年轻人。什么苦活累活,他都不怕,只要给钱就上。
这拼命劲,让他时常遭遇危险,也经历过意外坠楼,可就算如此,但凡没伤到需要躺下,他就立马爬起来干活。
原因不过是不想损失一天的工钱。
干完活之后,为了将钱存起来。
姚启中对自己也很苛刻,经常连馒头都不舍得吃,到处捡别人的剩饭剩菜吃。
三:扬眉吐气。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三年。
姚启中愣是凭借一股狠劲,打破了村里人的预言,让自家逃过了去讨饭的命运不说,还给家人修了两间简易平房,自己也娶了一个媳妇。
在城里一分钱都舍不得花的姚启中,为了争口气,花了0块请全村人看了场电影。
修房子,娶媳妇,看电影。
姚启中用三年奋斗,证明了自己的志气!
有志气的姚启中,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这段回忆让姚启中记忆深刻。
以至于在后来的家史中,他是这么描述的:我姚启中感谢伤害俺的人,因为他们磨炼了俺的心志,感谢那些说俺老少没出息的人,他们让我觉得。
“人无志气不成材,鸟无翅膀不能飞”。
扬眉吐气后,姚启中的日子依旧在继续,看上去风光的他,其实也是凭苦力讨生活的奋斗者,爽了一把后,终究要面临新的问题,那就是如何让家人过的更好。
而且这家人,还接二连三一个个降生!
年和年,姚启中跟媳妇孕育了两个儿子,在多子多福的观念影响下,姚启中乐得合不拢嘴,但另一个问题来了。
两个儿子两张口,这是生活负担!
两个儿子要读书,这是教育负担!
现实和未来告诉他,自己不能继续窝在老家了,要不然自己的儿子将接受跟自己一样的命运。
如果做,怎么办?
姚启中决定,走出去,去大城市,去中国最大的城市。
去北京!
四:北漂。
年,姚启中先行前往北京打工,熟悉环境找工作,在一切安顿好之后,他就在次年秋天将妻子和儿子都接到了北京。
至于他们一家四口落户的地方是哪?
答案是北京南城一个仅仅只有7平的小屋,冬日冷的发抖,夏日热得发烫。
冬暖夏凉没有,只有冬冷夏热。
自那以后,为了孩子们的前途,为了他们的未来,姚启中跟北京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缘分一直持续了二十多年。
他的孩子也在跟随父亲北漂的日子中,经历了无尽的磨难和考验。
初来乍到的姚启中,尝试了不少营生。
最开始他弄咸菜买卖,在城市街道中打游击战,跟城管斗智斗勇。
后来,赚了点钱之后,姚启中终于弄了个摊位,然后搞了一个正规的个体户执照,开始了稳定经营。
五:孩子教育。
姚启中吃苦吃了多年,吃苦他从不在意。
口头禅是,苦我一个行,但不能苦孩子!
孩子,就是他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为了督促孩子成才,文化程度不高的姚启中也是费尽心力。
两个儿子各有优缺点。
老大性格随爹,特别稳重老实,从小学到中学几乎一路顺遂,成绩波动不大,一直非常好。
老二性格跳脱,特别调皮捣蛋,从小就不安分成绩一路下跌,成绩波动很大,一直很不好。
一静一动,这让姚启中伤神啊!
但,秉持因材施教的宗旨。
姚启中并没有强迫老二跟老大一样好好学习,反而鼓励他去学武。
在淳朴的姚启中看来,学习是必须的,但不能泯灭他们的天性。
既然二儿子跳脱,让他学武也没啥不好,一文一武,不也文武双全相得益彰吗?
这因材施教方式,让两个儿子都找到了发挥的空间。
学文的大儿子成绩好。
学武的小儿子更不得了。
入行几年就成了武术精英,拿下了不少武术比赛大奖,这奖多了,老姚夫妇也脸上有光啊!
为了能更好的教育儿子们,吃过苦的姚启中明白,唯有吃得苦中苦,方成人上人。
为了督促儿子练武。
一年到头,他只给小儿子放春节三天假,大年初三就要准时练功。
为了让孩子练功方便,他还从垃圾堆淘来红地毯,从旧货市场花90块巨资买来绿地毯,作为儿子练武的道具。
每次卖完菜回家的老姚,就会带着地毯,陪伴小儿子去附近的空地上练武。
老爹督促,孩子也特争气。
但一个问题依旧难倒了老姚:这就是钱!
古有穷文富武今日也是如此!
读书有义务教育也有国家补贴,但学武就不同啊,吃穿用度都自费,学费也不低。
当小儿子进了北京少林武术学校之后,姚启中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了。
一年1.68万的学费,对于菜贩子姚启中而言,堪比天价。凑齐学费已经非常不容易,孩子的营养还要跟上。
为了让孩子们继续读书,继续练武。
姚启中夫妇只能更加努力,更加节约,勉力维持越来越庞大的教育开消。
日子艰难的过着,随后一个喜事又来了!
年,姚启中的小女儿出生了,看着小公主,全家人都笑了,两个哥哥也都笑了,只有姚启中笑的有点苦涩。
这,经济负担更重了啊?
得,自己这个爹要幸苦了,为了养活三个儿女,让他们健康成长,受到良好教育。
姚启中成了一个葛朗台。
家里的锅盖用16年,用成了分体式!(铝盖分离)
自己裤子穿了十多年,穿成了流行式!(破裤子)
脚上的皮鞋穿了十多年,穿成了开口式!(开裂了)
唯一一套能出来见人的衣服,都要放在开家长会的时候才穿,就是不愿意孩子们因为自己受委屈。
尝尽人生苦楚的姚启中,不止一次的跟孩子说:苦一时,不苦一辈子,心若在,梦就在!
说完,他还将这些励志的话语,写在小屋子的墙面上,写在自己的日记本上。
这坚持和忍耐,还有逆境中的精神,让无数人动容,却也让不少人出了闲言碎语。
六:拼爹时代,努力无用?
这个时代是什么样的时代?很多人都说,是拼爹的时代啊。
曾经有个电视剧情节,让我记忆深刻。
面临高考的中学生们,都在好好学习,却有三个人交头接耳,不断玩闹。
一看,班主任立马训斥其中的一个说:你要好好学习。
结果这孩子说:为什么老师训斥我一个,他们咋不训。
老师一听这话无语的说:你左边那个,就不参加高考,毕业就留学,你右边那个,家里能安排工作,不读书也不打紧。你有啥,拼爹拼不过,不拼自己以后讨饭吗?
这样的问题,也困扰着姚启中。
不少人的闲言碎语是这样说的!
啥,一农民工的娃,将来能有什么出息?
啥,拼爹时代,你孩子成绩再好,人有权有势的,也能把你孩子上学名额给顶了!
除了这之外,还有来自同乡的话。
他们说:在老家,十多岁男娃,就该盖房娶媳妇了,这给他们念书的钱,不如让他们早日盖房娶媳妇,你以后也有依靠啊?
更有人直言说:恁大孩子还练啥武?真指望能当明星哩?做梦吧!
这一切,都预示着姚启中一家人,成了同类人中的另类。他们不理解,不支持,说的话也让人心烦意乱。
这不,姚启中的老婆,在听多了闲言碎语后也担心了。
真要跟这群人说的一样,自己不是鸡飞蛋打,啥也不剩?还让人笑话吗。
自那以后,姚启中但凡贴励志语录,妻子就跟他撕掉。
不仅撕掉,妻子还将家里的奖状啊,奖杯啊,全部藏起来怕人说闲话。
妻子做派惹火了姚启中,性格刚强的他,毫不掩饰自己的反感。
励志标语撕了,他重新写。
奖状都被藏了,他拿出来。
不仅如此,他还不厌其烦的继续宣传,不断用自己的方式给孩子们鼓劲。
你们是最棒的,你们是最好的,你们是最优秀的。
人生或许不公,但古话云:穷不过三代!
你爹我是一代,你们爷爷是一代,你们不就是第三代了吗?
既然穷不过,那就闯过去!
过去的关键是什么?
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学好文化,练好本事,成为人才!只要你们做到这些了,无论结局如何,我都高兴。
被说的泪流满面的孩子们,纷纷点头。
关于这一段,姚启中在家史中是这样写的:一步登天俺孩子做不到,可是一步一个脚印肯定能做到。
就这样,在姚启中的坚持下,三个孩子一个比一个努力,一个比一个优秀,一个比一个坚强。
这其中最出挑的就是学武的二儿子!
他先后在北京、澳门、韩国、美国、香港等多个地方取得无数比赛的冠军。
年还在数字电影《李童》中扮演配角“李达亨”。这让姚启中喜出望外,不断鼓励他,希望他再接再厉。
为了记录儿子的成长,他也开始从励志父亲,变成文豪父亲。
这就是那本书的由来。
七:小学生写家史。
二儿子的成就,让姚启中深受鼓舞!
随后百分百粗人的姚启中开始跟书籍和文字起交道。
按照他的说法就是:追求梦想的人没有高下之分。
自那以后,姚启中成了金句达人,励志的话语那是一串一串,水银泻地。
比如:逆境的口袋里藏有非常丰富的财富,在你熬过最艰难的关口时,你会意外得到这笔丰厚的财富。
比如:一个人若不敢向命运挑战,不敢在生活中开创自己的蓝天,命运给予他的也许仅是一个枯井的地盘,举目所见将只是蛛网和尘埃,充耳所闻的也只是唧唧虫鸣。他简直就是生活在荒郊野外。
这些书中话语,成了姚启中日日背诵的日常,也成了他提高自己文学修养的捷径。
借鉴,学习,提高。
整日翻书籍,摘抄书籍,让他的文学修养日渐提高,进而改变了他对生活的理解。
随着理解的越来越深入,姚启中认为:一番风水的人生,不能促进一个人的成长和创造力的萌发,适当的挫折,反而能让人有更多奋进的动力,物质的贫瘠不一定是不幸,精神世界的软弱才是一个人最大的不幸。
贫穷和苦难的确是我们家需要甩掉的包袱,但换个视角,何尝不是激励后人的财富?
姚启中用他多年的生活阅历,还有自力更生的吃苦生涯,明白了踏实坚韧的品格,并用书中悟到的道理影响自己的孩子,让所有的孩子明白了一个道理。
跟城里的孩子别比玩具,要比志气。
别比穿戴,要比学习。
别比吃喝,要比成绩。
别比家庭,要比争气。
这正成了核能量的教育方式,让姚家三个孩子,都在少小年纪就表现出跟常人不一样的气质。
他们成熟稳重、懂事听话,除了这之外,他们还各有特长阳光开朗,充满自信。
比如,二儿子武校同学过生日时,所有同学都纷纷送上买好的生日礼物,唯有二儿子没钱买,但是他毫不在意这一切,反而用更加真诚的一句“生日快乐”,让人感受到了他的真心和善意。
不抱怨,不羞愧,不自卑,但凭本心!
这就是姚家孩子的禀赋,他们可以在家长会上大大方方的叫自己其貌不扬的父亲上台,没有一丝不安。
这比那些为了面子,不愿见自己农民工父母的大学生们强了上百倍。
孩子的成长,就这么一点一滴,在姚启中潜移默化下,走上了正轨!
这一切,被欣慰的姚启中一一记录在姚记家史中。用姚启中的话说就是:我书写这一切,记录这一切,也回忆这一切。
尾声:
直面现实,怀揣梦想,勇往直前!
姚启中编撰的是家史,何尝不是自己的成长史,孩子的成长史,家族的蜕变史。
他们的一天天长大,意味着我一天天变老,老了之后的念想,又有什么比这更强?
在回顾自己的北漂岁月时,姚启中在家史中这样感叹说:从打工到北漂,我姚启中20年的挥汗如雨熬出个孩子懂事,值!
这句值让人感叹万千!
生活中多有失意人,多有感叹命运不公的人。
但,今日看过姚启中故事,还有人嫌弃命运不公吗?
他幼年丧母,父兄智障,无依无靠。
他青年打工,奋斗三年,扬眉吐气。
他携家北漂,奋斗半生,改变一家。
这世界多有普通人,平凡人,波折磨难不可免,既然不可免,就冲吧。。。。。。
冲过去就是新天地……
最后说一句这一大家子的新消息。
姚启中的大儿子北京农学院毕业后顺利考上研究生,已经参加工作。姚启中的小儿子毕业于天津体育学院现在在深圳成了一名武术教练。
女儿也学业顺利,一直品学兼优,工作不错。
至于两老,卖菜还在继续,写家史也还在继续,励志也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