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岁月,弦歌不辍;淙淙时光,不忘初心。伴随着共和国奋进的脚步,北京体育大学作为体育教育战线上的排头兵、体育事业建设的生力军,始终与国家体育教育事业同向同行、同频共振,贡献北体力量和北体智慧。在67年办学历程中,学校孕育了大批立德树人、潜心治学的名师,积淀了深厚的学术传统,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文脉。今天,我们梳理北体老一辈名师名家的事迹,重温他们高尚的品格、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勤勉的工作作风,彰显他们学术之路的辉煌足迹,以求传承好北体学术命脉,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殷切期望,为建设体育强国多做贡献,为社会传递更多正能量。
门惠丰,年6月生,天津静海县人,中国武术九段、国际级武术裁判,全国“十大武术名教授”之一,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首批专家委员会委员,东岳太极拳创始人。曾担任中国武术学会委员、中国武协委员、北京体育大学武术系主任等职。—年参加全国武术表演大会获优秀奖。年获第一届全运会武术比赛对练第一名。年从北京体育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年在中共中央警卫处教擒拿术。年任全国武术调研组副组长。多次担任国内、国际武术比赛总裁判长,并出国讲学。年应中央电视台之邀任太极拳、剑系列电视主讲人。相关著作有《少林武术教材》《中国武术》《戳脚》《四十八式太极拳入门》等,并参加了《四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太极拳推手对练套路(教与学)》编写工作。
受磨难少年习武需自强
门惠丰的弟子这么评价自己的先生:“在跟门老师学拳的过程中,感受最深的就是门老师那种爱国之心,他的拳里融进了爱国。门老师常说自己有一个梦想,他想让中华武术能够传遍世界,走向世界。”
门惠丰年6月23日出生在河北省静海县(当时静海县属河北)中旺镇李庄子村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当时华北遭遇了几十年不遇的大水灾,而在门惠丰出生十几天后日本军国主义者就发动了卢沟桥事变”,不久便开始实施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门惠丰一家被日本鬼子逼得背井离乡,开始了艰苦的逃难生活。当时老百姓编出顺口溜:“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北平大炮响连天,人们商量要逃难;大雨又下四十天,扒开口子不挡捻,平地里了船……”
民国时期逃难的人群
在这样的情形下,门惠丰一家先是逃到了天津,但却生计无门,只得像当时所有的逃难的百姓一样,去闯关东。当时日本人在东北极度缺乏劳动力,就把逃难的、要饭的汇集到一起,用一个闷罐车拉到东北当苦力。当时鞍山有个昭和制钢所,门惠丰父亲后来就被日本人安排在鞍山铁矿干苦力。那些钢铁生产出来后就用车拉走。后来才知道,这些在中国的地方、中国的人出力、用中国的钢材和煤炭烧出来的钢铁全部运到日本去了。在鞍山铁矿,日本人会牵着狼狗,手里拿着棍子指挥中国劳工干活。门惠丰说:“一旦国家被敌人侵占,人民成了亡国奴,就只能任人宰割。”在日本侵略下的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每天都在死亡线上挣扎,今天活着,或许明天就没了。
日本投降后,国共军事冲突渐渐扩大,合作关系逐渐破裂。国民党开始到处抓壮丁,门惠丰一家又开始逃难。找亲戚家住,今天跑这个亲戚家吃一顿饭,明天又到另一个亲戚家。新中国成立后,门惠丰二哥在北京当工人,门惠丰也就跟着到了北京。那时门惠丰还小,他就让门惠丰上学,学点文化,至少将来可以给家里写信。由于家乡群众世代练武,门惠丰小时候听到的都是那些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悲壮故事。男人参加义和团,女人参加红灯照,为的就是抗击帝国主义侵略。而听着这些故事长大的门惠丰,心底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就是振兴民族。门惠丰二哥对他说:“你现在还小,但到最后你还得回家种地去。可是你光上学不行啊,光上学你身体没劲,到时候连个镰刀、锄头你都拿不动的话怎么干活。”门惠丰二哥认为练了武功就有劲,身体灵活,以后回家种地的时候有力气,就教他两手,算是门惠丰的武术启蒙。后来,在一个远房亲戚的介绍下,门惠丰去了什刹海的四民武术社练武。当时在四民武术社的教头们都是些老武术家,有翻子拳专家吴斌楼、形意拳专家吴子珍、太极拳专家吴图南等。门惠丰的第一个老师是戴玉斌,他让门惠丰练就了扎实的武术基本功、六合拳、春秋大刀。此后他师从吴子珍,学习了形意、八卦、太极等武术;后来由王世勋带门惠丰练拳,又随吴斌楼学习了九节鞭、戳脚翻子拳等。在四民武术社,门惠丰算是真正学到了武术。
四民武术社旧照
门惠丰在年参加了武术表演赛,门惠丰见到了人生中的另一位恩师张文广,张文广以总裁判长的身份参加这次大会,同时张文广的另一个身份是中央体育学院武术教师。在张文广面前,门惠丰有些紧张。因为他曾经在北京的一个大礼堂里,观看过中央体育学院武术表演。其中让他最不能忘怀的是张文广先生表演的一套锁口枪,那精湛的技艺让门惠丰无法描述。门惠丰说:“在我一生中,第一次享受到了武术的美。”
大刀进枪(年)表演者:张文广(右)温敬铭(左)
正是那次演出,使门惠丰对中央体育学院、对张文广老师更加敬慕,他暗下决心,中学毕业后要到中央体育学院去,能直接得到张老师的栽培,做一名文武双全的新型武术人才。
年,门惠丰高考前夕收到了北京体育学院(当时已由中央体育学院改名为北京体育学院)的保送通知,他怀揣着两张录取通知书走进了北京体育学院的大门,开始了他在北体武术专业50年的学习和教学生涯。
育英才武术访问显真功
在北体,门惠丰受张文广先生影响最深。先生曾语重心长地教诲弟子:“习武者,会练几套拳术,会耍两下刀、枪、棍、剑,恐怕也不算件难事。但要真正理解武术的真谛、内涵,体现出武术的神韵、风采,兼具高尚的武德,可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了。”又说:“习武者武德武艺应是和谐统一,为武为人就应具备精湛的武技,体现出一种正气、正道与正识。”
进入北体,门惠丰随张文广学的第一套拳术套路便是《满江红》。这套拳术饱含了爱国情怀。张文广的教学将爱国揉进了拳法之中,让学生在练拳之时,能想起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的拳义。
门惠丰说:“张先生对学生总是循循善诱,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从没有在教学训练课上训斥过学生,更没挖苦过人。在教学训练课上,一旦我们掌握了一个技术要领,或做出一个正确动作来,先生总是会给学生们加油、助兴,让他们一遍一遍做练习,兴致一高就不感到累。当我们有不明白的地方,先生就亲自做示范,那漂亮的姿势和神态真引人入胜,学生们从不走神。再加之先生讲技法,我们一下就明白了,很快学会了动作技法;同时尽力模仿先生的身形风度,上张先生的课,是一种美的享受。”
张文广教授在教学生
年,门惠丰从学校毕业后便留在学校任教。他还清楚地记得为了上好第一堂课,用了一周的时间备课,天天睡不好觉。到教学的前一天还有些紧张。他第一次给学生上课的内容是初级棍术,张文广先生、教研室的老师都来了,跟学生相互行完礼后门惠丰就示范了整套初级棍术,场上鸦雀无声,这下他知道自己立住了,就越教越有信心。课上他抓住了舞花棍和提撩棍两个重点,给学生进一步学好棍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课后受到了张文广老师的表扬。
年6月15日,周恩来总理陪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崔庸健来我校参观。当时,周总理带着外国元首来北体参观,每次都必定参观由北体武术系编排的拳法套路。
在北体从事教学工作多年,门惠丰总结了两个“三抓”、两个“三认真”。“抓课程关键、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抓反复训练”和训练中要“抓基本功、抓基本技术、抓基本技能”;要求学生“认真听、认真看、认真做”,要求教师“认真讲授、认真示范、认真辅导”。
年,国务院、中央军委下达关于北京体育学院成立青训大队的文件。年5月,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发出的年号文件精神,我校招收第一届“青训队”队员。而首次招收的是田径、体操、篮球、足球等运动项目,并没有武术。于是门惠丰找到负责青训招生的体委领导,跟他说:“各个项目都有青训班,学员都来了,可武术为什么不招生啊?”体委领导说:“北京体育学院如果有武术我们就招武术。”门惠丰说:“咱们一定有。”当时,国内盛行“体育无用论”,许多体育项目的开展都陷入了停顿。武术被当作“四旧”批判,都不敢练了。经过门惠丰等老师们的努力,体委领导同意武术组建青训班,去全国招生。北京体育学院招收武术青训班,这一下全国都知道了,大家一看原来武术还是没有取消,这一下子轰动很大。青训队的招生对武术教育是一次大的恢复。那一年,武术队一共招了12个人,培训了半年后他们学会了武术操,还有1个小套路,当然还要练基本功。训练之余经常到工厂、农村去表演。
学生到厂矿实习,辅导工人师傅练习太极拳
组建武术青训队后的某一天,球类的大队长跟门惠丰说:“过两天有一个美国的国务卿,要到中国来访问,并且要到北京体育学院参观,到时候你们出一个武术的节目。你们准备吧,不要紧张,有国家体操队的表演,最后是武术表演。”
武术表演是压轴?这如何让门惠丰不紧张!而且来的人还是美国国务卿。门惠丰想让美国人知道中国有武术。于是给这些武术队的小孩们找来了表演服,想在表演当天给美国人亮亮相,让他们知道什么是中国功夫。
表演那天,国家体委副主任李青川带着基辛格来了。
武术表演压轴登场!北体12名队员穿着白色上衣、黑色灯笼裤在来宾面前踢腿、二起脚,再来一套拳。基辛格一看就来精神了,他问李青川:“这是什么项目啊?”李青川回答是中国武术,中国传统的体育。基辛格说:“这太好了!能不能邀请他们到美国白宫去表演?”李青川说需要请示领导。他晚上就给周总理打电话,周总理说:“去,这是好机会。”
双方经过多次协商最终签订了白皮书备忘录,确定中国武术派代表团在一九七四年六月访美。但是要到美国表演,北体武术青训队的队员们武术水平还是稍显稚嫩,于是把各个省市武术队中练得好的招到北京来集训,集训了40天。中国武术代表团如期访美,在美国访问二十五天,共进行了十六场演出,从夏威夷到旧金山,从纽约到华盛顿,都留下了中国武术代表团成员矫健的身影,在当地取得了巨大的轰动,这次武术访美取得了巨大成功。武术成为中国继乒乓球、体操之后的第三个体育友好使团,中国乒乓球访美,被称为小球推动大球,为人类世界和平助力而载入中美外交史册,中国武术团的访问则是更进一步地加深了中美两国人民之间了解,加深了两国政府之间对和平友好往来的渴望。
年2月,周恩来总理陪同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夫人访华期间在首都体育馆观看体育表演,我校青训队员承担仪仗队的任务。建校以来,北体中国武术学院多次参与国家外事交流活动。
继去往美国表演后,中国代表团又多次出访。门惠丰任访非武术表演团的总教练。武术团出访了6个非洲国家,历时两个半月,后来他出访国家达到75个,以这种形式把武术推向了世界。
《人民日报》年10月5日:中国武术代表团十月三日乘飞机离开北京前往埃及、土耳其、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毛里塔尼亚进行友好访问。
留传承太极弹弓名俱扬
年年底,中央电视台千禧年全球直播节目的摄制组成员来到门惠丰家中,他们打算将中国不同地区的人们迎接千禧年第一缕阳光的画面,通过国际卫星传送给世界各地的观众,其中一项是在五岳之首泰山极顶演练太极拳。经过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推荐, 摄制组的目光最终锁定了已经退休在家的门惠丰和阚桂香身上。 然而门惠丰却拒绝了。
门惠丰以为这件事情就此结束,可是没过多久,摄制组再次带着诚意来访,摄制组的人跟门惠丰说道:“太极拳是我们中国的健身法宝,要让世界人民都知道。”最终门惠丰同意了。
年1月1日,在泰山顶上, 中央电视台航拍,通过国际卫星向 全世界转播了门惠丰打太极拳的画面。后来 焦点访谈又转播了门惠丰的讲话: 武术太极拳有几 千年的历史,具有丰富的东方文化内涵,有很多外国人到中国来学习真正的中国功夫。 武术是强身健体的手段,又是源远流长的文化,代表着中国人的精神。 我有一个梦想: 年后武术太极拳在世界得到发扬光大,为人类造福。
门惠丰和阚桂香在泰山完成太极拳编练任务, 第一个太极套路刚开始设定为13个动作,但外国人讨厌13这个数字,于是门惠丰就把代表了天地人的两个动作加在一起算,正好是15个动作,这是为了是适应国际文化。
但应该如何给这套太极拳取名字呢? 有人说: “就叫千禧太极拳吧。 ”
但是“千禧”,原来是外国传来的说法,门惠丰觉得这不符合我们民族习惯,没有我们民族的文化在里面。门惠丰想到这套太极拳是在泰山山巅创编、演练,不如叫“泰山太极拳”。但是泰山太极中“泰”和“太”两字的音重复了。后来就想到泰山还称为岱岳、东岳。我们突然想到,不如叫“东岳太极拳”。
在相关领导的支持下,门惠丰和阚桂香创编出版发行了《东岳太极拳械》系列丛书。年,中国武术协会、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将东岳太极拳列为国家武术太极拳交流比赛项目之一。
年,早已退休多年的门惠丰却突然给当时的校领导写了一封信。信中这样写道:“这封信给您,我也是经过长久的思想斗争,其实我还有一项绝技在身,只是碍于师命,多年来从未对外传授。本来这弹弓技艺就是独门绝技,如果我再不把它传授出来,恐怕一起带走了。”
弹弓是中国最古老的暗器之一,《吴越春秋》中说:“弩生于弓,弓生于弹。”说的就是这种弹弓。
元代画作《挟弹游骑图》,挟弹,也就是弹弓。古诗说“断竹,续竹,飞土,逐肉”,意思是砍竹做弓以泥丸射鸟兽。
清代咸丰十年《弹弓谱》稿本里绘制的弹弓射击的一种身法
门惠丰的担心不是多余的,当年他随吴子珍学习弹弓就是颇费周折。吴子珍常常在半夜起来练弹弓,在铁架子上竖一根杆,上面挂一个铃铛。弹弓打中了铃铛就会响。这门技艺,吴子珍开始并未教给门惠丰,门惠丰就在吴师父睡去后去院子中打扫卫生,凭借自己的勤勉感动吴师父。时间长了,吴子珍就问门惠丰:“你是不是想学弹弓?
门惠丰大喜说:“我早就想学了。”但是吴子珍的弓是上一辈传下来的,规定只能吴子珍一人使用,而且不同年龄段的人使用的弓有区别,他的弓太大,不适合门惠丰,门惠丰要学就必须做新弓。
而现在,门惠丰遇到的问题跟过去一样,没有人能做这种弹弓了!
弹弓
门惠丰骑着车,抱着试试的心态去弓箭大院找人。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被他找到一位老人,老人问门惠丰:“你要做这个干吗啊?”
门惠丰说:“我会这个弹弓,可我七十了,想教给他们,但没有弓,您能做吗?”
门惠丰的诚意打动了老人,于是老人对门惠丰说:“我们从民国时期就不做这个了,而且现在也没合适材料。要不你过三个月再来,我先做着试试看。”
制作弓箭的手工艺人
弹弓需要复杂的一百多道手续手工制作,光合适的牛犄角就不太好找。而弹弓用的弹子也是需要人专门用泥团。 精诚所至, 金 石 为开 。 门惠丰 肺腑之言让老人决定为他再制作弹弓。
当三个月后门惠丰再去找老人的时候,弹弓已经做成了。
器具有了,武术学院又选出10名同学,开始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每当进入练习的四合院,门惠丰要求学员们先行抱拳礼,代表对场地的尊重。由于弹弓具有杀伤力,于是约法三章:第一不准对人打、第二不准对动物打、第三个不准对学校的一些设施去搞破坏。
每天早晨,学员们5:30起床,一直练到7:00。夏天,四合院的蚊子特别多;冬天,四合院到处漏风。但是学员们没有吃苦喊累的,因为他们知道,门惠丰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下雪,都坚持带着他们训练。看到门惠丰那么大年纪,还有这种精神,学员都很感动。不管是下雪还是刮风,一直在那练习着弹弓。
两年后,学校武术学院的同学们向全校师生做了表演,引起了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