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报融媒记者李小委实习生陈翠翠图/徐报融媒记者秦媛
加大体育教师招补力度、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开展传统体育项目、统一推广耐力型力量型运动……近日,由徐州市教育局、徐州市体育局联合举行的年徐州市学校体育工作推进会暨学校体育特色项目展示在徐州市奥体中心举行。
“一校一品”
特色项目越来越靓
据了解,近年来全市教育系统积极推进体教融合,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和体育艺术“2+1”活动,着力推进学校体育改革发展,学校体育发展氛围越来越好,学校体育传统项目越来越多,“一校一品”特色项目越来越靓。
在当天进行的体育特色项目展示上,徐州市云兴小学表演的《“滑”样年华》、丰县东关小学的《校园曳步舞》、睢宁县骑路小学的《绳韵少年》、振兴路小学的《手球打开振兴梦》、棠张中学的《艺竞排球海棠花开》、邳州市奚仲路小学的《龙腾狮跃》、港务区柳新实验小学的《玩转乾坤圈开拓体适能》、沛县体育中学的武术表演《微山湖畔精武魂》等一个个精彩的节目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轮番上演,现场喝彩声此起彼伏,传递出快乐运动的健康理念。
近两年,我市基本形成“人人有体育技能、校校有体育品牌、县县成规模有特色”的良好局面。以睢宁县骑路小学为例,该校是一所村小,学生留守儿童居多。8年来,学校挖掘跳绳运动教育价值,构建《绳韵少年》课程体系,师生共创编花样跳法余种,自制花跳微课多个,打造出“没有小眼镜,没有小胖墩”的体教融合教育成果。“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我们每天坚持长达两个小时的运动。”睢宁县骑路小学花样跳绳教练员刘彦表示,孩子在学校跳,回家还要跳,并且假期里还有学生的跳绳打卡作业。学生坚持日常式的绳操活动,学校还开展了跳绳文化节活动,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跳绳的快乐。
“通过‘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体育课程教学新模式,让广大体育老师带领少年儿童学起来、练起来、赛起来,提高身体素质、提高体育运动技能,让学生拥有强壮的身体、健康的身心。”徐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李清表示,11个县(市)区、11家学校展演了自己学校的体育项目,非常精彩。这些体育项目既有普及也有提高,既有面向人人,同时也有竞技体育,培养一些运动员苗子,效果是非常好的。下学期,市教育局将联手市体育局,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抓好体教融合、一校一品、一校多品、“2+1”文体技能的训练、锻炼活动,让我们的孩子从教室里走出来,走向操场、走向田径场。
统一推广耐力型、力量型运动
推进会上,记者了解到,下一步,我市将全面开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新局面。
加大体育教师招补力度
精准施策,完善学校体育体系建设。推动各地各校开展场地器材建设,建好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的场地设施,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中小学建设体育场馆。加大体育教师招补力度,创新途径设立专(兼)职教练员岗位,与相关专业机构等社会力量合作,向中小学提供体育教育教学服务,缓解体育师资不足问题。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模式,学前教育阶段开展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游戏活动,义务教育阶段帮助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高中阶段进一步发展学生运动专长,职业教育体育课程要与职业技能相结合,培养身心健康的技术人才。
统一推广耐力型、力量型运动
因地制宜,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局面。加快推广校园体育普及性项目。按照易于操作、便于普及、学生喜闻乐见的原则,推广例如跳绳、拔河、街舞、踢毽子等项目,让学生人人都能学会,随时随地可以开展活动、锻炼身体。要大力发展技能型项目。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例如游泳、武术等项目,让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之余,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或有一技之长。要努力培育耐力型项目。从今年开始,全市将统一推广耐力型、力量型运动,例如女生米、男生米等中长跑项目,让孩子们跑起来、跳起来、汗流出来,全面提升体质健康水平。要积极开展传统体育项目。结合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推广棋类、射艺、毽球、舞龙舞狮等项目,让学生在强身健体的同时,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涵养精神气质。
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
突出重点,稳步推进学校体育改革。推进学校体育评价改革,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作为教育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明年起,我市将逐步增加选考项目,提高体育中考分值,更好发挥体育中考“指挥棒”作用,以考促教、以考促学、以考促练。优化体育教师岗位评价,将评价导向从教师教了多少转向教会了多少,从完成课时数量转向教育教学质量。将体育教师课余指导、课后训练、课外活动、课后服务、指导参赛、走教任务等计入工作量,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竞赛成绩,给予绩效工资倾斜等奖励。我市还将推进学校体育工作与开展“五项管理”、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等工作结合起来,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档案,记录好学生日常体育参与情况和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定期向家长反馈,努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拓展学生体育升学路径
融合发展,着力培养高水平运动人才。广泛组织青少年体育夏(冬)令营活动,鼓励学校与体校、社会体育俱乐部合作,共同开展体育教学、训练、竞赛,促进竞赛体系深度融合。创新市队县办、市队校办机制,为学生纵向升学和横向进入专业运动队、职业体育俱乐部打通通道,鼓励各地成立体育运动代表队,积极参加区域乃至省市联赛,加快培养高水平运动人才,助推徐州培养出更多世界冠军。拓展学生体育升学路径,完善高水平运动员和体育特长生培养体系,加强“体育高考”招生政策研究,通过体育统招、单招、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等方式,让更多的孩子通过体育上大学。
本文来源:都市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