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那些被忽略的心灵需求》
——小编日记
一切教育都可以归结为自我教育。学历和课堂知识均是暂时的,自我教育的能力却是一笔终身财富。经验证明,一个人最终是否成材,往往不取决于学历的长短和课堂知识的多少,而取决于是否善于自我教育。——张国平
教育孩子是每一对父母最伟大的事业,不可丢失,不可延时,更不可推卸……
孩子一生成长有很多的关键期,比如孩子的启蒙期,浪漫期,探索期,竞争期,叛逆期,成熟期……,但如果一旦错过孩子的某段成长关键期,也许不知不觉就增添孩子心灵中的某些隐患了。在孩子的成长期,小编就存在多方面的不足,忽略了孩子当时的心灵需求,造成了孩子的性格变迁,现正处纠正期,并时刻告诉自己,一定引以为戒。
一,探索期的心灵需求
1.小儿子十岁了,他的探索欲望一直都很强烈。家里买了新东西,总是被他第一个会拆开,包括有时候是送人的礼品,他也会一把拆开,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
2.家里的米袋子,他偶尔会塞上一根螺丝钉,让他破个洞,小米粒就这样慢慢的掉下来,他却觉得非常好玩。
3.我因陪读就在学校附近开了一家小店。小店的墙壁上确实留下了他太多探索的痕迹。要么就在墙上写写字,要么就在上面涂涂画画,有一次居然趁我不注意,在墙上写了几个大大的墨笔字,我的天呐,因字迹太大又是黑的,可能是担心太难看吧!他居然拿了个小刀将字给抠了出来,墙壁上显现的是无数条深深的小槽,明显还有被水冲过的痕迹。地上一大片雪花似的墙壁灰尘。气得我当时真的是想抽他几个耳光,不过还是强按住自己的怒气!把他拉过来,指着墙壁跟他说了许许多多。我想应该是从小就阻止了他画画的探索能力吧,导致现在如此。
记得他两三岁的时候,他就偷偷的拿他哥哥的作业本,在哥哥作业本上涂鸦鸦,气得他哥直向我告状。后来他自己上学了,就经常在自己的书上画画,写写。自己的作业本上,书本上随处可见他的杰作。——直到出现这一幕墙上“惨痛的痕迹”。
偶然听过家庭教育张嘉添老师的课程,心中感触甚多才明白是我忽略了孩子的心灵需求。
首先,允许孩子探索的时候,应该去做适当的引导,引导他画画,但要提供他画画的工具,多准备图图本本,最好的方式是陪伴他去画,发现他画画的特长,培养他的专注力。只可惜我太多时候都是指责他、打断他。导致了他后来注意力不集中,有时上课也玩东西了。其次就是后来,虽然我有默认他去探索,但是方法和方式都不对,因为他现在将探索的方向转移了,现在的他一放学回家,就拿上手机,看漫画,看画册,却不想动手画了。我知道现在是网络时代,不让孩子看手机也不行,让他去看的太多也不行。我很矛盾,既想他去探索画画的世界,又不想让他沉溺于手机的世界。我该如何来陪伴、鼓励、允许、帮助和引导我的孩子更好地去探索,而不打断他的专注度呢?
二,竞争期的心理特性
竞争期有两个心理特性,孩子需要竞争和赢得感觉。
孩子是需要竞争的,那怎样给孩子创造竞争的机会呢?在这一点上小编深有体会。曾经为我的孩子创造过一次机会,而且那一次给了孩子很大的自信心。我家有两个男孩子,都还比较调皮,也算是比较好动吧,但在外面的胆子还不是很大。小儿子六七岁的时候吧,大儿子是13岁左右。大儿子因曾经被几个小孩子同时欺负他,所以那时候我就让他进了跆拳道学习武术,让他学会防身。他也练得棒棒的!我给他们兄弟俩创造竞争的机会,结果肯定是小儿子竞争不过来了。不知不觉中,小儿子呢,他的性格就慢慢的转换了。他变得有些胆小,有些怯懦,变得不敢与其他人交往了。因为他自己认为比他哥哥弱,所以在他的眼里,别人都比他强。刚开始的时候,我没有太注意到,也没有细心去观察他,后来我发现只要说让他去做什么的时候,他很快就找到借口,一下子说上厕所,一下子说要喝口水,一下子又说,他喉咙有点不舒服,让他等等。反正他就是有理由不去参加,然后找机会就开溜了。
在一年级六一儿童节那天,我感受到问题的严重性。那天我没有提前告诉他,会去学校看他的六一儿童节表演,我是偷偷去的。本来在老师那里是申请入选少先队员。我的本意是去偷拍,他站在讲台上入少先队员的那种情景。结果在台上并没有看到他,我很吃惊!他的名字给老师落下了,他没有上榜入选少先队。当时没有去找他,也没有去找老师,就在后面偷偷地观望他。他也一直没有发现我,但是远远的,我感觉到了他沉重的失落感,看他的眼神表情,和低落的情绪,只是,还是没有过去问他和帮助他。我就想看看他自己到底是怎么样处理自己的问题?
后来进教室做集体娱乐活动,我看他们班的同学们分糖果,那些小孩子们都非常非常地开心!唯独小儿子低落的坐在那里,眼睛看着那些开心的同学们,自己却坐在教室里最靠边的一张桌子前,傻傻的呆坐在那里。一会儿老师安排他们举行游戏比赛——投球赢礼物。他依然没有看到我,而我也依然只是默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