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文体新闻部
执行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
中国古典诗词,可以说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已经植入了音乐的基因。
《尚书·虞书》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乐记》中有“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可见音乐性是古典诗词的内在审美特性,承担着古典诗词的美育功能。
不少人在古装影视作品中看到过,学童跟着私塾先生摇头晃脑读书的场景。你或许不知,他们是在吟诵诗词古文。在古代,吟诵从蒙童入学开始,伴随读书人的一生。许多诗词名家都在作品里直接提到了吟诵的重要性和日常性,像“行吟泽畔”的屈原、“余亦能高咏”的李白、“独立苍茫自咏诗”的杜甫,到近现代鲁迅的“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吟诵是中国传统的读书方法,介于唱、读之间,其核心要领,是以音乐为纽带,按照一定的节奏和韵律,将文学语言与情感表达巧妙结合起来,通过对文本的反复吟诵,声情并茂地传达诗文的思想价值和文化意蕴。直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私塾教授诗文仍会教学生这种读书方式。语言学家赵元任在《新诗歌集》中曾说:“所谓吟诗吟文,就是俗话所谓叹诗叹文章,就是拉起嗓子来把字句都唱出来,而不用说话或读单字时的语调。”
然而,随着上世纪废除私塾,兴建新学,尤其是新文化运动之后,国文语法更改,西方朗诵方式随话剧进入中国,朗诵逐渐替代了传统的吟诵,人们在课堂上再难听到极具韵律、娓娓动听的吟诵了。散文家朱自清在《论朗读》中曾分析说:“现在多数学生不能欣赏古文旧诗、词等,又不能写作文言,不会吟也不屑吟恐怕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时至今日,吟诵在大范围的诗词创作与教学实践中处于“断代”状态。诗词大家叶嘉莹感慨:“传统的吟诵几乎已经失传了,我们不赶快抢救,就要灭绝了。”
有人说,吟诵声中藏着诗词另一半灵魂。这话并不夸张。对于吟诵者来说,吟诵一篇古诗文,能够深刻理解作品的内容、情感、写作技巧及其作品背景,通过声音来表现与传达作品的内涵,从而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借助规范的吟诵,一定会拉近与古典诗词心灵之间的距离。
在当前复兴传统文化的热潮中,推广吟诵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尤其是今年全国统一的“部编本”语文教材增加了古诗文比重,不少学者建议将吟诵引入校园,让孩子们重新拾起这个遵循古诗文规律的诵读方法。其实,在古都开封,就有一种华氏吟诵调,传承一百多年,可上溯至晚清“桐城派”,目前已被收录为开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传播到全国十余个省份。
大河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河南的吟诵推广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不管是小学课堂还是大学校园,都能听到吟诵古诗文的声音,一些吟诵社团与日本、韩国的吟诵团体保持交流互动。此外,也有人探索在吟诵基础上发展为舞台艺术形式,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舞台吟诵已经初步成熟,深受观众喜爱,一些高校社团排演的吟诵表演还走出国门,将吟诵文化带到西方。
现代人有必要学习吟诵吗?吟诵在教学实践中效果如何?国内现有众多吟诵派别,该如何进行大众传播?这些关于吟诵的疑问,本期《河之洲》将一一解答。
---------------分割线----------------
吟诵,这一传承三千年的中国特有的读书方法,以悠扬婉转的音韵,丰富多变的旋律,能把传统诗文的美感表现得淋漓尽致。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吟诵逐渐淡出国人的记忆。为把传统吟诵留给后代,如今,一批吟诵大家老当益壮,毅然担起抢救传统“读书声”的责任。
开封华氏吟诵调传承人华锋从小在父亲华锺彦的吟诵中耳濡目染,年一场重病痊愈后,就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吟诵推广。他说:“想到父亲传承研究的吟诵,我一走就没人会了,总感觉心不甘。”诗词大家叶嘉莹今年也在互联网开设了古诗词吟诵课,她说:“我已经93岁了,对于吟诵,要有一个交代。如果我们不会吟诵,诗歌的生命会被减损。”
传承
开封华氏吟诵调师承桐城派
9月13日上午,河南大学文学院“国培班”的课堂上,已经退休的华锋教授重返讲台,为台下百余名中小学骨干教师们上了一堂吟诵课。从《诗经》《楚辞》到乐府诗、唐诗,老先生随着中华古典诗词的演变长河,一首首吟诵着《黍离》《离骚》《敕勒歌》《木兰辞》等诗词,旋律飘荡在教室里,学员们纷纷拿出手机录制。
华锋是开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华氏吟诵调传承人,从小在父亲华锺彦的吟诵中耳濡目染。在他的记忆中,父亲在读书备课之余,对诗词曲赋始终口不绝吟。华锺彦是河南大学著名教授,幼时入私塾读书,钟情古诗词,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来在河南大学任教,河大学生的吟诵多经华锺彦传授。
华氏吟诵调的传承可以上溯到晚清。华锺彦的吟诵传自高步瀛,高步瀛的吟诵传自吴汝伦,而吴汝伦是晚清桐城派代表人物。华锺彦在其自传中说,在北大学习时期,“由曾广源先生介绍为高步瀛(阆仙)先生的入室弟子,专学唐宋诗词,相从年余,时相唱和”。
华锋说,父亲真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