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部门印发的《武术产业发展规划(-年)》指出,武术产业是以武术运动为载体,以参与体验和教育为主要形式,以促进身心健康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主要目的,向大众提供相关健身休闲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称。
通过武术训练,我们不但可以增强孩子们的体质,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们内在的阳刚之气,以及勇气、力量、责任感等诸多优秀品质。
在中国,武术进校园已经提倡很多年了。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也进行了试点实验,开设了一系列适合不同阶段学生的武术内容。武术进校园,必须围绕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
第一,政策上要加强引导。建议各地区及学校成立校园武术文化推进小组,将武术统一纳入体育教学,对校园武术做得好的学校,给予适当奖励,健全奖励机制,对宣传到位、开展人数多、成效好的学校给予专项资金鼓励。
第二,教学上优化质量。发挥带头人物的作用和影响力,引进专业武术教师,比如致力于推广武术进校园及培养武学人才计划的实施者,专业武术老师王天明;将武术统一纳入体育课、兴趣课、课间操,组织武术队、武术表演和武术比赛;在实际教学中,包括并不限于武术体操、太极拳,还可增加实用性的简单擒拿防身术,善用实景演练、观看武术影片等各种方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配套上逐步跟上。校园武术对环境和器材有一定的要求,可开展相关的校企合作,搭建以武术为主体的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和业余体校,以满足体育事业发展需要。
第四,人才上大力培养。我国人口众多,中小学数量超过15万,按照武术进校园的目标,目前的专业武术老师数量远远不够。为解决产业人才问题,由健康体育发展中心少儿武学传承院院长王天明发起了“中华少幼儿武术学科带头人和传承人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培养高质量学科带头人”,武术进校园,方能筑强健之中国。
王天明老师:全国培育“中华少幼儿武术学科带头人、传承人、武术教练、武术馆长”公益计划已全面启动,登录王天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