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上世纪80年代,武侠风格的电视剧风靡全国,带动许多青少年的学武热情,主要是那个年代治安不好,学一身武艺能抵御外辱,市场需求加上改革开放的政策,各地武校如同雨后的春笋,那武校毕业的学生都去了哪里了呢?
一、职业运动员
能打出名堂的,代表国家或者省市打比赛的,都是万里挑一的,只有极少数人做到了,这比读书考清华的难度大得多,如果能拿个全国冠军或者世界冠军,一辈子不用愁,国家养你,比如08年拿奥运金牌的张开印。另外说一下,这些真正的高手是永远不会出现在《武林风》这类舞台上的。
张开印二、保镖
毕业后当保镖也是比较好的出路了,中国保镖服务业处于刚起步阶段,很多地方不规范,很多都是以地下黑市的方式经营,在中国,保镖更多时候是充当打手的角色。
中国的保镖队伍三、打商业比赛
打商业比赛确实挣钱,但前提是要打出名堂,得像一龙或者方便这样的才行,如果你没有一龙这样的人设,你只能一场一场打,胜率低于百分之八十的,基本上可以放弃了,打不出名堂了。所以训练时要照死了训练,不然不可能成功,因为第二名永远是不值钱的。
播求和一龙四、混黑
在学校打不出成绩,毕业后靠欺负人过日子,这样的人绝不在少数,只要在武校待几年,别管在学校什么水平,对付没练过的普通人,一般情况下是够用的,就算打不过最起码能挨两下。所以一些学生毕业后,几个师兄弟一起,负责帮人看场子或者帮民间借贷公司收账,能混出来的大有人在。
混混这种风险比较大,更多的是担法律风险,混到最后,混的还得是脑子,没脑子的到最后不是折了就是进去了,加上法制越来越健全,这条路只会越来越窄,就像昆山龙哥那样的。
五、教练和保安
能留校当教练的,也都是功夫了得的人,功夫不行的只能出去某职业,比如健身房、武术培训机构之类的。一些夜场保安,对于身强体壮,会拳脚功夫的人会优先录用,不过教练跟保安显然不是什么好出路。
夜店六、电影演员
武校一般分为散打跟套路两个主流课程,一些武校可能还有杂技或者气功之类的,不多。学套路的可以到剧组当武术指导,或者演电影,比如释延能。另外李连杰、吴京和释小龙这些人之前都是学套路的,这些更是凤毛麟角。
释延能以上六种就是武校毕业的就业方向,总体来说,体育这碗饭不是谁都能端得起来的。
纯手打,希望看完的朋友点个赞呗!
您有什么想说的,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会一一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