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的文化密码河南日报客户端

雪润峻极凯旋摄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摄影均为刘客白)

□张国臣

嵩山文化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深入探寻其中的文化密码,传承、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能够让人汲取奋进前行的力量。

中岳庙峻极殿

嵩山,充满着许多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神奇自然文化现象。

达摩一苇渡江。梁朝中期(公元年—年),印度高僧菩提达摩来“震旦”(中国)传法,在南京与梁武帝相谈,二人理论上产生分歧。梁武帝重视讲义理,达摩重坐禅,争执中,武帝拂袖而去。达摩走为上计,离开南京,到长江边上,无船可渡,见一老太太在割芦苇,便走上前去,伏身叩问过江之法。达摩知书达礼,精诚所至,感动了老太太,只见她随手捡起一枝芦苇,扔进江中。达摩起身一跃,脚踏芦苇飘然过江。达摩回首望去,只见天空中观世音菩萨在向他招手,原来是观世音菩萨救了他。达摩在洛阳一带传法,最终来到嵩山少林寺创立禅宗。达摩一苇渡江这一佛教传说广为流传,达摩形象在嵩山也神奇显现。今天,当你站在嵩山少林寺东的山坡上,向太室山望去,山坡上仿佛形成一个禅宗初祖达摩的形象,他光头、浓眉、卷须,微微地颔首,身披袈裟,两脚踩在一根芦苇之上,正向观者飘来,神奇异常。

镇山宝画变化莫测。嵩山少林寺常住院千佛殿内《五百罗汉朝毗卢壁画》,人誉“镇寺宝画”,乃国内佛寺壁画之精品。该画高7米,总长42.9米,五百罗汉分上、中、下三层,置于云气波涛之中,而且五百罗汉环围殿内中间端坐的毗卢大佛,充满禅宗生活气息,使人一进殿即置身于神秘的佛教氛围之中。把东、北、西三面墙壁中的33组人物分开后,各含一个故事;合起来,则浑然一体。独特的“转像”艺术效果,堪称一绝,看东壁中层的第二组画,有一罗汉手托起一尊佛,佛束腰坐在莲花宝座上,画面左起的第二个罗汉做拱手状,双目圆睁,无论你站在哪里看这位罗汉,他都在望着你,把正要过去和正要到来的东西都凝聚在这一点上,把动的过程表现在静的形象之中,很是神奇。

禅拳合一的天下武功。少林武术把禅之静、拳之动融为一体,达到出神入化境地,威震天下,史称“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金指功,可以指至砖崩;铁头功,可以头顶开砖。年,在泰国曼谷举行的第13届亚运会上,少林弟子孙勋昌一举夺得散打60公斤级的金牌;年5月,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功夫—美国职业拳击对抗比赛中,少林弟子李鸣凤、柯荣亮,把少林功夫的腿法、摔法发挥得淋漓尽致。李鸣凤以五场全胜的战绩挫败了素有“小辣椒”之称的美国职业女子拳击手马莉·奥特加;柯荣亮仅用40秒,就把美国拳击手布克·史密斯踢倒在地,布克举双手称输,连声喊“奇”!

天文科技之最——周公测景台、元代观星台。嵩山告成镇之北有周公测景台,是周朝初期周公姬旦在营造东都洛阳时,即在此“求地中,测土深,正日影,以定四时季节”。元代科学家郭守敬在“周公测景台”以北20米处建观星台,编制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确定一回归年为.日,同现代科学测定的一回归年的长度仅相差26秒,而与现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通用的格里高利历(即公历)相比,则一秒不差。虽然公历是年由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颁行的,但是比我国《授时历》晚了年左右。

少林寺山门

嵩山是一部历史悠久、博奥精美的文化史册,在这里,可以寻找到中国自然和历史文化不断演变前进的轨迹。

嵩山古称祖诸山。25亿年前,当世界上其他地方还在沧海横流时,嵩山已首次横空出世。5.7亿年前,当嵩山确定现在的雄姿时,喜马拉雅山和整个秦岭都还沉在海底。在中国历史的早期,即尧舜禹时代,嵩山谓之“外方”,因为尧舜的居地都位于现在山西省的南部一带,对于当时的部落氏族来说,嵩山距其已经很远了,故称“外方”。夏代早期,谓“崇山”。汉武帝根据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嵩高维岳,峻极于天”,称之为“嵩高山”,简称“嵩山”,为五岳之中岳。

地质史上的“五世同堂”。大约距今23亿年的时候,嵩山所处地壳发生了一次剧烈运动,人称地质“嵩阳运动”。其后,嵩山经历了中岳运动、少林运动、燕山运动,数次沉浮于茫茫大海之中。古老的起源和复杂的地质运动,使嵩山成为一个不可多得的天然地质博物院,太古、元古、古生、中生、新生五纪的地质现象在嵩山表露齐全,地质学家称之为世界地质史上罕见的“五世同堂”,嵩山被命名为中国国家地质公园。

夏商历史文化的见证者。嵩山有多年前的夏代城址,古本《竹书纪年》记载,“禹居阳城”;《世本》上说,“禹都阳城”。阳城即嵩山之南的告成镇。《史记》称:“陈胜者,阳城人也。”这里是中国第一个农民起义领袖陈胜的故乡。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告成王城岗发掘出夏朝众多的文化遗存。古书《淮南子》记载了嵩山“启母石”的神话传说,说嵩山是我国上古禹族的祖居地。“启母阙”及“太室阙”“少室阙”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嵩山还有0多年前的商代遗址,考古学家在东周阳城的城垣遗址上,惊喜地发掘出供城内用水的输水与储水设施,有陶制的“三通”“四通”水管。为了使水在储水池沉淀泥沙,东周的建筑师们,还在池底铺垫了一层排列整齐的鹅卵石,像现代城市中的“自来水”建造系统,可谓奇迹。

历代帝王游幸之所。史书记载,曾到过嵩山的帝王就有30多个。汉武帝刘彻,于元封元年(公元前年)正月登嵩山,祭太室祠,历史上“嵩呼”“山呼”典故即出于此。武则天于武周万岁登封元年(公元年)腊月,第一个到嵩山举行封禅大典,当年诏令改嵩阳县为“登封县”,改阳城县为“告成”,以示她“登”嵩山,“封”中岳,大功“告成”,其年号也改为“万岁登封”,登封县的名称为以后历代沿用。

远眺嵩山许朝晖摄

深山古寺

嵩山,还是一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的缩影。在嵩山之南不到7公里的范围内,儒、佛、道“三教荟萃”,相互交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和特形,反映着中原地区宗教发展的历程,华夏民族包容万物的胸怀和世界文化碰撞融合的印迹。

少林寺《三教圣像碑》。此碑是少林寺“镇寺三宝”之一,碑中有一圆形图案,从正面看,中间的头像是佛教的鼻祖释迦牟尼;掩其左图,右侧头像是儒家的至圣先师孔子;掩其右图,左侧的头像又成了道教所尊崇的始祖老子。一个圆圈使“三教”融为一体,以最为形象的方法阐述了三教合流的思想。唐肃宗李亨写下“三教圣像”赞:“百家一理,万法一门。”

中原道教之冠——中岳庙。道教在嵩山地区历史渊源很长。道教尊中岳嵩山为“第六小洞天”,就是因为他们认为嵩山是周朝的神仙王子晋的升仙之处。位于嵩山峻极峰以东三里的白鹤观,就是为纪念王子晋所建。在嵩山72峰中,有一峰以王子晋的名字命名,叫子晋峰。嵩山的道教,为中国道教的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中国道教的代表人物寇谦之,在嵩山研习道教30多年,对传统道教进行了推陈出新的改革,促使道教发展。

佛教禅宗祖庭——嵩山少林寺。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年),印度高僧跋陀多次登临嵩山,认为五乳峰下清静、幽雅,为长生不老之宝地,即请求孝文帝在少室山五乳峰下为他建立寺院,供他讲经说法。“少林者,少室之林也”。此寺即为少林寺。菩提达摩一苇渡江来到嵩山少林寺,吸取中国儒学和道教的精华,对原来北方禅定的坐禅方法进行改革,提出“理入”“行入”的禅定观,开中国佛教改革的先河。六祖慧能潜心思考禅学,写下被称为经书的佛教经典《六祖坛经》,标志着中国禅宗理论的成熟。如今,游人在游览嵩山少林寺、大法王寺时,常感到困惑不解,佛教寺院中的天王殿内怎么有道教的哼哈二将?大法王寺地藏殿中怎么有儒家的二十四孝图?其实这些都是佛与道、儒相融合的产物。

宋代民办“儒家大学”——嵩阳书院。儒教在嵩山地区发展较晚,成名于嵩阳书院,是宋代中国四大书院之一。嵩阳书院初建于北魏太和八年(公元年),初名“嵩阳寺”,为佛教活动场所,僧徒多达数百人。隋炀帝大业年间改名为“嵩阳观”,又成为道教活动场所。五代时,周世宗根据名士所请,奏准在“太乙观”设立“太乙书院”。宋太宗重视文治,至道年间(公元年—年)赐名“太室书院”,并赐九经子史,置校官。北宋时,民间的乡党之学颇为兴盛,书院便成为当地名儒讲授经典的教育场所,久之便形成一个地方学派。宋仁宗重视办学,下令西京(洛阳)官员在嵩山重修书院,并赐名为“嵩阳书院”。“程门立雪”的故事,有人说发生在嵩阳书院。

将军柏

嵩山,更是一座山水艺术宫、雄隽秀美的自然风光资源,它蕴藏着美妙的诗韵。

文化风格豪放如山。山为脊骨,嵩山72峰,峰峰相连,形成连绵耸起之势,雄浑无比,犹如横卧之巨人。《诗经》称“嵩高维岳,峻极于天”。嵩山太室山最高峰峻极峰,巍然耸立于层峦叠嶂之巅,凌空横卧于连天摩云之际,未上其峰,是“望望不可到,行行何曲盘”;登上此峰,宋代大文豪范仲淹写诗道:“白云随人来,翩翩疾如马。洪崖与浮丘,襟袂安足把。不来峻极游,何能小天下?”名山孕育出丰富多彩的诗词文化。

文化风格秀美如水。水为血肉,嵩山流溪、奇泉、飞瀑、深潭,古树名木,奇石异洞,秀色宜人,犹如美丽之少女。山水如诗,诗如山水,李白游嵩山,写下《元丹丘歌》:“元丹丘,爱神仙,朝饮颍川之清流,暮还嵩岑之紫烟,三十六峰长周旋。”白居易在《与诸道者同游二室至九龙潭作》诗中说:“喜逢二室游仙子,厌作三川守土臣。举手摩挲潭上石,开襟斗薮府中尘。他日终为独往客,今朝未是自由身。若言尹是嵩山主,三十六峰应笑人。”九龙潭美景让他流连忘返。清代诗人桑调元游嵩山,写下《颍水》诗,道:“一泓清可怜,春绕箕山足。鳞鳞映白云,潇潇滋翠竹。”他感叹:“澄波流至今,高士见不数!”宋代大文豪司马光在嵩阳书院讲学,在崇福宫著《资治通鉴》,游嵩山,深感嵩山之美、之静。杜甫、欧阳修等文人骚客,都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嵩山文化博览众学,大至中国之最,小至一木一石,无不包含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文化是源,文化是根,文化是力!探寻嵩山的文化密码,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能够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中推陈出新,发扬光大。

少林武僧陈更生摄

本文刊登于年12月20日河南日报第11版

编辑:河南日报文艺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6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