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位武打明星,奠定中国武术的地位,彰显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随着世界全球化的脚步愈发加快,经济全球化的同时文化也向着全球化的方向靠拢,需要提防的是文化趋同化的趋势会逐渐消融着民族文化。

不发达国家的民族文化在发达国家强势文化的“文化霸权”下消退了本身的原生性,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武术在西方体育的强势入侵下发展演化出了竞技武术这一现代武术产物。

同时篮球、足球、跆拳道等外来运动项目为我国广大群众所喜爱,武术这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被排挤至边缘化,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对NBA、世界杯眉飞色舞,而对中国武术却知之甚少无从谈起时,让不少武术人大声疾呼“还我河山”。

作为传媒时代的文化输出口,电影已成为承载传输民族文化的重要桥梁。美国用好莱坞电影宣传他们彰显个人英雄主义的“超人”、西部牛仔、超级英雄等等。

印度则用宝莱坞电影宣传他们的能歌善舞和西域风情,同样作为中国独有的影视基地,中国香港武侠电影向世界展现了代表我们民族文化的传统技法—武术,并以武术为表现形式进而宣传中国独有的阴阳、太极等等充满辩证思想的处世态度。

而武打明星更是为中西方文化的相互交流搭建了一座桥梁,在对武打明星的相关调查中,有56.88%的观众认识到是李小龙将武术带进了西方好莱坞,并塑造了“kungfu”这一英文词汇。

可见武打明星对武术国际化传播所做的贡献已成众识,成龙、李小龙等人在国人心中已成为有关武术的代名词,肯定了其对武术的贡献。

此外,成龙、李小龙等武打明星,他们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已经从武术文化上升到了国家文化的层面,以点带面促进了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与交流。

作为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唯一中国人,成龙不仅是施瓦辛格、史泰龙、阿米尔汗、杰森斯坦森等众多好莱坞大腕的偶像,更被直言认为是中国武术和中国文化的象征人物,得到了众多国外人民的认可和赞同。

李小龙是中国武术电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20世纪70年代,李小龙用一部《龙争虎斗》便改变了当时香港武术电影的格局,影片一改以往武侠电影繁复而花哨的招式。

打破了传统意义上武侠电影的“花拳绣腿”和“神仙斗法”的拍摄手法,开辟了真打真摔实拍的功夫片先河,随后更是冲出亚洲走向好莱坞,赢得了海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这也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从荧幕上去传播中华武术的技法与理念的影片。

李小龙先生虽然仅留下四部半影片,却足以成就影史上的佳话,《精武门》中为师父报仇的陈真;《龙争虎斗》中以擂台赛方式决斗毒贩的李;《猛龙过江》中在罗马竞技场大败空手道高手的唐龙;《唐山大兄》中爱打抱不平的郑潮安。

这些影片人物形象的塑造与现实中的李小龙可以说一模一样,在面对不公不义时从不退缩,嫉恶如仇是李小龙向传统中国绿林好汉式“侠客”的致敬。

奉行的是儒学思想中“仁”的精神,对待敌人不能心慈手软但讲究制服对手而不是致死,这是李小龙通过其电影所表现出来他对中国武术、中国武侠的理解。

同样戏外的他也呈现出与戏中一致的硬汉风格,面对国外记者的采访,李小龙直面回答美国好莱坞影片中所塑造的华人“眯眯眼”形象是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和讽刺,并控诉美国应该展示出真正的东方文化,而不是耍些小手段来进行种族歧视。

宣扬与传播中国的武术技法和开创自己的截拳道是李小龙将武术发扬光大的现实做法,而其拍摄电影的真正意图在其一脚踢碎东亚病夫的牌匾时已经传达出来。

中国自近代以来积弱已久,民族上的不自信不能单单依靠经济和国力的发达来支撑,自信的根源要从文化上找寻,作为极具代表中华文化的武术自然就成了李小龙用来表达民族形象的符号,彰显出中国人尚武勇武、自强不息的民族特点。

李小龙对中国武术,对武术电影的贡献毫无疑问是成功的,距今为止,已有数部国内外的影视作品(《功夫》《李小龙传奇》《杀死比尔》《尚气》等等)对李小龙进行了致敬,他的一身黄皮紧身战衣和双截棍已然成为代表中国武术的象征符号。

继李小龙辞世之后,成龙、李连杰等影星接过了中国武术电影的大旗。成龙喜剧的打和李连杰审美地打是他们各自形成自己武打风格的做法。

戏曲武行出身的成龙在电影中将桌椅板凳等充满生活气息的工具和武打巧妙结合起来,成就了杂耍式的武打风格,依靠上蹿下跳和随时随地的趁手“武器”,成龙自成一派喜剧的武术填补了当时香港武术电影因李小龙长辞的空白。

与此同时,拼命三郎的拍戏风格也让他成功火遍全球,成就了国际级的影星,一部《红番区》奠定了成龙在国际上的地位,更是成龙成功打入美国主流电影市场的里程碑之作。

在成龙的电影中,他的许多动作(跳楼、跳车)已经超过了武术的范畴,不同于李小龙严肃的表情和端正的身形,成龙善用搞怪的表情和慌里慌张、忙手忙脚的肢体动作来逗得观众哈哈大笑。

在他的电影中武术的技术动作没有具体的套路可言,拳脚功夫看似毫无章法,却每每都能出奇制胜,用诙谐幽默的方式展现武术技法和敢打敢拼的拍戏风格使成龙受到国内外观众的喜爱,更是荣获了奥斯卡终身成就奖。

李连杰的武打风格正好与成龙相反,科班出身的他完美符合了武侠小说中所描写的儒雅俊朗、玉树临风的侠者形象。

他接受了学院里科学的武术训练,因而武术动作都很标准到位。李连杰的功夫展现了他深受传统中国文化的熏陶,并且具有一种不露声色的儒雅。他的一招一式华美如舞,内含丰富的中华武学精髓。

如《太极张三丰》中,将太极十三势的套路施展的如同教科书一般标准,打出了太极拳缓慢却又灵活、柔软却有刚力的劲法,把太极拳粘连粘随、以弱击强的特点展现的淋漓尽致。

又如《霍元甲》里展现了迷踪拳轻灵敏捷,灵活多变,讲究腰腿功,脚下厚实的特点,尤其是拳法静而不发,一发必中的干净利落以及拳脚间大开大合的威势。

在李连杰的身上,可以满足我们理想中的各种武侠形象。为国为民的霍元甲、仗义行善的黄飞鸿、重侠义轻生死的令狐冲、亦正亦邪的张无忌。

李连杰成功塑造了众多让人称赞的荧幕英雄形象。而其身上纯粹质朴的武术气质也让国外观众了解到武术所蕴含的中国文化。

从好莱坞影片《敢死队》中李连杰饰演的角色名为阴阳便可以看出,不同于李小龙硬桥硬马功夫的表现,李连杰刚柔并济的武术动作让国外观众也了解到中国独特的阴阳辩证哲理文化。

在好莱坞电影《木乃伊3:龙帝之墓》中不仅有着武术元素,电影中还充满着汉字招牌、汉语文言文台词等透露着中国气息的事物,将中国历史上的秦始皇和农民反抗起义的故事搬上了国外银屏,以李连杰来饰演秦始皇一角展现中国古代的历史。

不管是戏里还是戏外,李连杰同样推广着武术的国际化。多次担任中国武术协会、国际武联、太极拳形象大使,用明星的影响力推广着武术的传播。

武打明星在树立武术形象、国家形象、民族形象等方面都发挥着榜样力量的作用,通过出演正义、自强、阳刚、不屈的中华武者形象。

将反抗暴力反抗压迫等精神传输给观众,塑造出了霍元甲、陈真、叶问等经典银幕形象,打破了中国人身上“东亚病夫”的印象枷锁,以武术彰显了中国国家和民族的英武形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5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