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派中医真的比学院派中医厉害吗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讨论,到底是民间中医厉害还是学院派牛,各种观点都有,读来也蛮有意思,挑重点、摘录了一些讨论给大家参阅:

要说中医历史上,原无学院派这样一个说法,也很少有太医在历史上留下印记。中国历史上的名医,多因为兴趣、或者是家道遭遇庸医毁灭,愤而学医,遂成大业。期间的悲凉与落寞、人生的大起大落,一方面充满了传奇般的色彩,另一方面,又让人不忍卒读。想来悲从中来,不能自已。

张锡纯的主业是数学老师,后改行做中医,成为民国第一人;

傅青主文武全才,书画双绝,还是清初数一数二的反清领袖人物,这么一个业余学医的人,居然成就颇丰,尤其在妇科,建树极高;

徐灵胎,家学渊源,自幼好学,读书极是聪慧,诸子百家,均烂熟于胸,后家中三弟、四弟、五弟纷纷染病去世,父亲也因悲伤卧床不起,他才转而学医,成为千古医家评述第一人,并医术极精。

不过,我最印象深刻的,是下面这位:

东汉末年,正是中医历史上最重要的集大成者,医圣张仲景诞生的时代,在这历史长河的隆冬岁月,常年天寒地冻,瘟疫流行,加之朝政已乱,草莽横行、人命贱如草芥,医生固然蝇营狗苟,更有巫医当道,很多人求医无门,在饥寒交迫中死去。时任长沙太守的仲师,两百多人的家族,居然死去了三分之二,其悲痛已极,写下了千古名著《伤寒杂病论》。

民间确有高手,有神奇的疗效,真实遇见了再认同吧

凡技术性行业,经过正规学院学习并考试通过,只能说具备了非常基础的专业素质,要正式上岗,还需要跟师学习一段时间,我问过不少行业,大多表示学校的理论和出来后的实践脱节比较严重,出来了都是要重新学习的。这个时间周期根据行业特点或长或短,而中医药无疑算是周期很长很长的了。

举个例子:一个学生是中药系的,名校,他的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等所有必修科目都成绩优异,但我打个包票,这样的好学生去了药市是几乎不懂行的,书上说哪个药材哪哪的好,哪哪的道地药材,去了,第一可能找不到(书上说的哪好市场上可不一定有),第二就更恶劣了,被骗。去了药市,你直接面对的是药商,药商是什么?其实就是商人,商人的命就是利润,所以要是没几个朋友内线,要是没有好的交际能力,很容易吃亏。当然不和药商打交道还可以去找饮片厂,但我去药店买的饮片厂的药材质量好的特别少,并且非常贵。

举两个小例子,连翘有经过煎煮提取然后晒干再拿来卖的,如果你挑选的时候不用手碾碎了闻一闻,被骗的概率很大。炒王不留行看重的是爆花率,一麻袋王不留一打开看起来很不错,可能底下看不见的地方就放着没有爆花或爆花率极低的,这样占重,这是我最近在一个药店买王不留发现的,上面还有某药厂的标签,包装的倒挺好,可见国家认定的药厂也不太认真,医药一沾上钱真是很容易变味儿。同理现代医学的药物和器械也是门道多的很,中西都一样。

可以看到光是药材饮片就是这么多套路,更何况复杂多变的临床呢?哪能不跟临床经验丰富的师父学徒呢?课堂能学多少?考试有多大意义?真的是教育形式多过于内容。所以院校教育不一定比纯民间跟师有优势,之所以说不一定,因为也得看个人造化。但不管是哪种途径,中医都得跟师,而且得长期。

民间确有高手,有神奇的疗效,真实遇见了再认同吧。网上确实比较混杂,不要轻信。最后再多说一句,目前的院校教育模式不适合中医药学。

最早的一批学院派为什么辣么牛逼,因为这些老头都是抽调自民间的中医世家啊

中医学是来源于临床的实践医学,最早的一批学院派为什么辣么牛逼,因为这些老头都是抽调自民间的中医世家啊。几十年过去了,名老中医归西了,照着现代医学体制培养出来的学生或者弟子们,满脑袋sci天天想着学科建设,博点验收,自然基金,临床上也没人带了,经典也忘差不多了,你说学院派有什么未来?我们这几届,经典都是博士生代的课,有点名气的老师能抽空讲个绪论就不错了,讲内经的大辫子女博士让我记忆犹新。民间也许不统一,也有鱼目混珠的情况,但有一点,民间的医生技术不过关不好好研究深造,注定就没饭吃了,这叫动力。

学院派的医术7—9,民间派的医术0—10,7以下的都是招摇撞骗的假中医,所以,民间派厉害。

加了几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7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