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母眼中,是不会容忍自己的孩子在外面被欺负的。而且现在大多数的年轻父母并不像过去的父母那样,教育孩子忍气吞声,自己在家中可以严厉教育孩子,但是在外面孩子被欺负,就一定要给孩子讨回公道。
案例:之前有一位母亲,发现自己的女儿被班级上的男同学欺负了,就找到了老师,希望老师来处理。不过老师的处理并不让母亲满意,于是这个母亲就在家长群中,直接找到那个男同学的母亲,跟她交涉,这大段的聊天记录也流传了出来。
从上述的对话中,不难发现,老师的做法是失职的,或许老师有自己的原因,不过一旦接到父母的反馈,应该立刻去解决这个问题,找到孩子的父母了解情况。老师的拖延,导致了家长之间的矛盾越发激烈。
女孩的母亲对于女孩被欺负一事,表现得很生气,这个母亲不觉得这是孩子之间的小打小闹,觉得这就是男孩单方面伤害到了自己女儿,希望男孩的妈妈给一个说法。
从男孩妈妈的回答中,能够看出,这是一个不关心孩子的妈妈,觉得这是小事,从她那句“我不敢保证没有下一次”,可见这个男孩的母亲也不打算用这件事来教育孩子,可能就跟孩子提个醒,然后就放任孩子继续欺负其他人了。
不过这个女孩的母亲也没有惯着她,直接说“后果自负”。在家长群里面,其他家长都支持这个女孩的母亲。这段两个母亲的对话,结局事不愉快的,希望老师和学校方面能够介入调解,给受欺负的女孩一个满意的答复。
从这个不算小的小事中,能够看出,现在的父母越来越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了。对于孩子在学校受到的欺负,不公平待遇,也会站在孩子这一边,给孩子撑腰,给孩子追求公平。
当然,像谈话中的男孩母亲,在生活中也不少见,觉得这都是小事,孩子还小,做什么都是可以被原谅的,不要这么上纲上线。自己孩子欺负别人,就用“他(她)还是孩子”来敷衍过去,要是自己孩子被欺负,则是火冒三丈,一定要给对方颜色。这些父母不是追求公平,而是希望能够给自己孩子原谅的“特权”。
明显,第二种父母往往会让更多校园暴力事件出现,这是对孩子不负责的表现,总有一天,这样的校园暴力会降临到自己孩子身上,而父母对孩子的宠溺,让孩子缺乏应对校园暴力的能力,最后往往会受到更严重的伤害。
那么,父母该这么教育孩子不受欺负呢?
1、培养孩子的运动能力
没有多少孩子会去招惹那些比自己强壮的孩子,喜欢欺负别人的孩子,大多是欺软怕硬,外强中干的。所以,父母需要帮助孩子锻炼身体,强健体魄。孩子身材瘦小没事,可以让孩子练习一些技巧性的运动,比如空手道,跆拳道,武术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运动能力强的孩子,即便瘦小,眼神依然自信,有着“不好惹”的气场。
2、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喜欢欺负别人的孩子,也不会去惹一群孩子,其实这些孩子更胆小,更害怕自己被报复。所以,父母要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鼓励孩子去交朋友,教孩子一些社交小技巧,让孩子时刻都有人在身边,站在孩子一起,这样孩子就不容易被欺负。
3、培养孩子说“不”的思想
很多经常被欺负的孩子,都不会去拒绝,也正是他们没能敢说“不”,使得他们总是成为被欺负的对象。所以,父母要培养孩子反霸凌的思想,教孩子敢于说“不”。
这里给父母推荐这套《学会大声说“不”》绘本,通过这套绘本来培养孩子反霸凌的意识。
书中记录了很多校园里面常见的霸凌行为,比如推搡、抢夺、嘲笑等,结合大量真实的事例,给孩子提供合理,科学的应对方式,培养孩子不好惹的性格。
学会大声说不儿童反霸凌意识启蒙教育绘本全8册精选月销量¥49.8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对于孩子成长的事,即便再小也是大事,希望父母一直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