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金牌队员,转变成为金牌教练

于飞彪,年出生于安徽阜阳,年进入塔沟武校习武。运动健将,成都体育学院武术系级学生,现任成都体院武术散打队教练。

于飞彪站在领奖台上信心满满

受父影响到武校习武

于飞彪的父亲是个武术迷,体弱多病的他在父亲影响下,自幼就酷爱运动武术,家里的吊环和哑铃,成为他幼时学习武术的启蒙工具。

13岁时,于飞彪告家别父,在当地的一所小武校习武。17岁时,出于对少林武术的热爱,父亲怀揣块钱,带他到了河南少林塔沟武校。块钱报名,块钱做伙食开支,剩下块钱做了父亲的回程路费。学武期间,于飞彪格外的勤奋刻苦,每天别人午休,他却自己加练,一天要爬两趟少室山,数年寒暑练下来,常人20多分钟的山路他9分钟就走完了,最后干脆抱着石头上下山,他也学成了一身本领。

为了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年暑假,于飞彪跟着师兄偷偷离开学校,去了北京。“就想挣点钱。”但很快,教练的电话追了过来,告诉他学习武术半途而废是没有前途的,让他赶快返回学校继续训练。挂了电话,于飞彪带着在北京做半个月保镖挣来的块钱,又重新回到了塔沟武校训练。

一度成为参赛级别的冠军霸主

刻苦习武,让于飞彪在数万名学生中脱颖而出,开始代表塔沟武校参加比赛,并陆续取得优异成绩。年,于飞彪被塔沟武校输送到成都体院进行深造,而他的教练王祥权也是塔沟武校的弟子,在王教练的重点培养和自身努力下,于飞彪从此开始夺冠之旅。年,于飞彪在第六届世界武术锦标赛上夺取48公斤级冠军;3至5的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于飞彪均夺得56kg级冠军;4年第六届亚洲武术散打锦标赛,于飞彪再次在56公斤级级别中夺得冠军;5年,他代表中国参加了第四届东亚运动会散打比赛,毫无悬念地夺得56公斤级冠军;5年10月,他在第十届全国运动会上获得男子散打56kg冠军;5年12月,他在第八届世界武术锦标赛上获得56公斤级冠军。

裁判示意于飞彪赢得胜利

技术全面、越战越有心得的于飞彪,成为当时国内散打届56公斤级的王者,无人能撼动他的地位。随着身体的成长和体重的增加,于飞彪将自己的级别提高到60公斤,但仍然少逢对手,6至8的三年里,他又连续在第三届世界杯武术散打比赛、第九届世界武术锦标赛、第四届世界杯武术散打比赛等重大比赛上夺得60kg冠军。

当谈到这些成绩时,于飞彪说到:“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塔沟武校对我的栽培,在那里我学会了少林武术,磨练了意志,同时也学会了做人,对母校的感激之情,永生不忘。”

人封绰号“蜀山剑侠”

6年9月24日晚,世界顶尖散打高手云集古城西安体育馆,第三届世界杯武术散打比赛进行最后角逐。于飞彪两眼炯炯,杀气腾腾,无数次站在决斗场上,他已深谙“剑未出鞘,剑气也可伤人”的道理。对手是一个韩国高手,但在他逼视的眼神之下,已显出几分不安。果然,拳头稍微对碰一下,对方就急于进攻了。直拳、摆拳,借助灵活的身形,于飞彪频频从拳影下溜走。对方更加急躁了,一个凌空飞腿,破绽顿出。“蜀山剑侠”出手了,猿臂一伸,轻扣对方腰眼,一个重摔,韩国高手颓然倒下。第二战,于飞彪如法炮制,轻松以2:0取胜,斩获60公斤级冠军。于飞彪也因为在这场比赛中轻盈的身法,被业界誉为“蜀山剑侠”。

“我的人生格言就是付出总有回报”,于飞彪意味深长地说,“我相信练了这么多年了,老天不会这么不公平,总会给我机会的”。自从3年全国散打锦标赛上首登王座,从此国内外夺冠如探囊取物,于飞彪自感夺冠已是习以为常、理所当然。

转型做教练延续武术梦想

“我人生的最大梦想就是在我的运动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之后,继续从事武术事业,做一名教练。”8年后,于飞彪逐渐转型成为成都体院散打队的一名助理教练,由于长年累月的比赛,于飞彪赶到最惭愧的是陪伴家人的时间太少了。从女儿怀上到出生,他仅仅陪了老婆一天半时间。“我练武术得到了家人的支持,要不是没有他们我也不可能坚持到今天了。”

“如果说我还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希望在8年奥运会之后退役。”由于北京奥运会武术散打项目中国队没有参加60公斤级的比赛,于飞彪也遗憾地与奥运会失之交臂。9年下半年,于飞彪正式退役,成为成都体育学院的一名散打教练。“没有离开武术这个行当,很知足。”

于飞彪和教练王祥权一起在赛场指导队员

此后,于飞彪和教练王祥权一起,带着成都体院散打队训练、参赛,并多次代表四川在全国武术散打比赛中取得佳绩。年全国十三运会散打比赛,他们带领队员柳文龙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夺得男子75公斤级金牌,实现了金牌队员到金牌教练的武术梦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6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