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中华传统武术一度受到非议,武术热降温之时,在铜川这个有着深厚武术积淀和习武风尚的城市,有这样一所武术培训学校,始终没有放弃对武术的传承和推广,用扎扎实实的“功夫”,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坚守着传统武术这块阵地,为铜川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武术人才。
说起铜川东明武术培训学校,不得不说他的创始人贾东明,他不仅是中国武术六段、一级武术教练员,还是国家二级武术裁判、铜川市武术协会副秘书长。今天,咱们就来讲一讲他的武术求学之路和对武术运动的执着追求与孜孜不倦的探索,其中的故事好似一部武打连续剧——
艰辛的武术求学路
38年前,贾东亮出生在河南省驻马店市,自幼便挚爱武术。和许多少年一样,他怀着满腔的武侠梦,一心想修练绝世武功,直到红遍大江南北的电影《少林寺》的放映,彻底点燃了他心中那股习武的熊熊烈火。中考过后,16岁的贾东亮跟随父亲来到中岳嵩山脚下的少林鹅坡武术专修院,拜师中国武术九段、“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梁以全先生,开启了艰苦的练武习拳生活。每天凌晨5点,当人们还在睡梦中时,一群少年的脚步声打破了学校的宁静,原来是他们已开始了一天的训练。
跑步、仰卧起坐、蛙跳、蹲马步是学武的基础素质训练,也是贾东亮晨练的生活常态。学校封闭式管理对于各方面的要求都格外严格,卫生亦不例外。遇到床单不平展、被子不像豆腐块这些问题,教练就会直接将其扔出门外。因此,贾东亮对自己要求格外严格。晨练结束,就开始学习文化课。下午两点,又开始正式学习拳法,涉及套路、功法、散打、摔跤等的训练,刀枪剑棍是训练的常备工具,受伤更是常态。每每于此,贾东亮都含着泪坚持下来。每次课上练完,他还会利用晚上休息时间,一个人默默地在院子里练习。在一次擂台对打实战中,贾东亮不敌对方输了比赛,受了伤不说,下场后还遭到了教练的严厉批评;还有一次,因为没有听见教练叫自己,受到了教练的训斥和体罚,心里特别委屈。第三年,父亲来为他交学费时,他对父亲说:“太苦了,我不想练了!”父亲说:“你两年的时间都坚持下来了,为啥不能再坚持坚持!”贾东亮听完父亲的话,想了想,便下定决心留下来全心习武。
带队登上央视春晚舞台
这一留又是4年。在这4年的磨炼中,由于每天比别人起得早、睡得晚,仔细琢磨加练教练讲授的每个动作,加之这时他已是深深爱上了武术运动,经历了“让我练”到“我要练”的思想升华,功夫不负苦心人,凭着扎实的基本功和对武术拳法的悟性,贾东亮从学员中脱颖而出,毕业后留校成为了一名教练,担负起为学校培养武术人才的重任。年~年,贾东亮作为学校武术表演团的主教练,多次带队赴全国各地进行武术表演和参加武术比赛,深受欢迎并取得多项佳绩。年,他带队在北京鸟巢体育馆举办的世界田径锦标赛开幕式上演出;年,又带队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同年,在全国少林拳大赛中,他本人获得少林拳冠军、长兵器冠军等。此后,他被授予中国武术六段称号,成长为河南省一级教练员、裁判员。
为梦想远赴铜川办武校
荣誉并没有让贾东亮止步。出于对武术运动的热爱,他便梦想着自己能够开一家武术培训学校,来弘扬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传承武术精神、扩大武术影响,带出更多的武术人才。
“光说不练假把式!”想到就去做是贾东亮的武人性格。通过调研,年5月,他来到了陕西省铜川市。望着这座美丽的小城,想着这里有众多的武术爱好者,他暗下决心:“一定能成功!”
开办武术学校,首先资金是一大难题,这令他头疼不已。在铜川的舅舅了解后,决定帮他一把,这令他感激不已。随后,他四处奔波,表达了自己弘扬武术文化的决心,得到了当地相关部门的许可。就这样,年6月,东明武术培训学校在铜川市王益区红旗街集贤花苑院内成立了。为了办好这所武校,他召集了自己在少林鹅坡武术专修院当教练时的6名同事及优秀学员担任教练,为学校打下了坚实的“功夫”班底。
万事开头难。起初,由于宣传等方面原因,东明武术培训学校第一期只招了十几名学生。贾东亮没有气馁,他对团队人员说:“功夫是练出来的,名声是干出来的。哪怕只有一名学生,咱也要拿出真本事来教他!”就这样,从艰难中起步,在坚持中壮大,东明武术培训学校一步步向好。一批批带着武术梦想的学员走进来,经过刻苦努力,在教练严格的教授指导下,又带着一身“功夫”走出去,一传十、十传百,把“东明”的武学精神传向社会、传给大众,使东明武校的知名度一天天高起来,在铜川有了不小的名气,报名人数最多时接近百人。
第一堂课“学武先立品”
贾东亮常说,习武的真正目的,并不是非要让孩子们将来走上武术的道路,而是通过武学训练,来使他们认识到中华传统武术的魅力,除了可强身健体、防身自卫外,还能塑造坚毅勇敢的性格和良好的处事态度。
每期开班,贾东亮为学员讲授的第一节课不是动作套路,而是以什么样的目的来学习武术?学武先立品,只有端正学习武术的态度,方能学好学精。通过多年的观察总结,贾东亮发现报名学习武术的学生大都活泼好动、性格跳脱,一些家长把他们送到武校,就是让教练帮着管一管孩子,磨一磨他们的野性。针对此,他和教练们制定了因人施教的方法,根据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最大程度发挥他们各自的特长。有的孩子性子急,就让他多蹲马步、多站桩;有的孩子性子稳,就让他们学套路、上兵器……通过教练和孩子们的共同努力,每批学员毕业,都有了基本的武术功底,学会多套拳法,耍刀舞剑有模像样,坐端站正身姿挺拔。就这样,几年来,从东明武术培训学校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学员,他们大多都在学校继续坚持练武不辍,并影响着身边的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