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说小学一二年级不许留书面作业嘛!怎么感觉孩子的作业还是那么多?”
“教育部门将在年严查辅导班!怎么辅导班还是遍地开花?”
“不要给小孩子那么大的压力,让小孩子更加幸福、快乐地成长!小孩子怎么还是那么累?”
虽然都在高呼减压的生涯,但哪个大人敢轻易放松。
因为这个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游戏:
别人减,我家小孩不减,我家就赢在起跑线上。
别人不减,我家小孩减,我家就输在起跑线上。
只有大家都减了,才能在同一起跑线上。
现在随敢相信别人真的减了?
就像囚徒困境的故事一样。警方逮捕两名嫌疑犯。因证据不足,如两个人都保持沉默,每人只坐牢一年;如一人揭发,另外一方沉默,则揭发者立功立即释放,沉默者不合作,坐牢十年。两个人都揭发,因证据确实,都判刑八年。由于中国人的怀疑心都很重,没有选择最大利益化的“同时沉默”,只做一年,而是选择了同时揭发的八年。这就是很典型的一种特殊博弈。
所以大家在教育资源有限、社会就业压难的情况下,一致不敢减。导致家长拼命在外赚钱,来填补高昂的托班、补习班、特长班。哪怕是入不敷出,都一切为了爱孩子,让孩子长大有更多选择的权利。
读幼儿园,开始学英语,学各种兴趣班;
读一二年级,就开始午托或者全托、奥数、英文、作文、一两门体育特长、一两门艺术特长、一两门思维特长;
读三年级,就开始为小升初做准备了,都在为靠资源有限的名校初中做准备,上各种拔尖补习班。
读六年级,补习班打着“只要能通过他们的考试,就内定了***名校”的口号,除非你家的小孩是学霸。就不要为选择好的学校发愁,自然有好的学校找你。所谓的微机派位,哪怕是运气好,也只能上名校的普通班而已。
初三升高中,大人再努力,小孩不争气,一切都是白搭。
高考,就是拉开人生距离的开始,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考上重本的前途将一片光明。父母以前付出的所有努力都值得。而二本都考不上的,父母往往为前程担忧的开始了,大学不好,担心找不到好的工作,找不到好的工作,房价一直飙高,结婚对象不好找…
只有5%的学渣,才能赢得好的人生!
有95%学霸,都赢得好的人生!
起步阶段开始,大人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学霸,而不是学渣。即使是茉莉花的种子,总想开出牡丹花!
教育部门再喊减压,家长敢减吗?能轻松减小孩子努力的汗水吗?
为了让小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各种辅导班、特长班如春天的竹笋迅速发展,机构的资质水平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导致那些误人子弟、伤害孩子心灵的机构严重影响了小孩子的健康发展、损耗家长钱财。
有一个二线城市的妈妈,因为身体原因,自己快36岁才得1子,生怕自己的小孩比不过人家。看到别人报了什么,他就赶紧给自己的小孩报什么。有时候小孩子不想学,她软硬兼施强迫小孩学。由于兴趣班占据太多时间,学校又是名校,学习进度快、要求高。导致一个才上一年级的学生,经常要搞到凌晨1点才睡觉。每天哭着喊累,家庭经济条件一般,收入一个月才七八千,但用在小孩子的身上占了80%,入不敷出,咬着牙齿送。
其实,这样的结果可想而知。再望子成龙,也要量力而行。
一年级,大可不必消耗这么多的兴趣班费用。报个五六门真的没必要,既没时间学,也无法坚持下去。而要根据小孩子的性格特征、体质要求认真选择一门特长,认真甄别机构的资质真伪。小孩子内向,报一门运动类坚持下去的就够了,如篮球、武术、足球。让小孩子变得阳光一点。小孩子外向,活泼,报一门书画、围棋。培养小孩子的专注力、集中注意力。千万不能倒着,小孩子内向,不喜欢动,还要他每天做着桌子上画画,岂不是更加“沉默寡言”。如一天到晚惹是生非,报个跆拳道,岂不是更加难管。
一年级,辅导班真的不要报太多,还不如多陪陪小孩子阅读,养成小孩子的阅读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他一起每天背诵古诗、学习成语古诗。多和他交流、学会观察生活的细节,带他一起看看外面的世界,培养他的观察能力。这养成的语文功底要好过外面辅导班的百倍。
减负,考验的是家长的甄别能力,对小孩子用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