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农民把武校建在水浒故里,文武并

“走进我们学校,听到最多的不是练武声,而是读书、授课声。”12月3日,郓城县宋江武校创始人、校长樊庆斌介绍,作为一所全国知名的武术学校,宋江武校文武课程的时间比例却为6比4。

樊庆斌说,这是数十年来定下的“规矩”。年建立宋江武校以来,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逐步定下“文武并进”的教学方针,将学生“送”往各大高校、体育队,将中华武术“推”向全世界。

樊庆斌。

“应该创办一个正规的新式武校”

“水浒一百单八将,七十二名在郓城。”樊庆斌介绍,受水浒文化的影响,人们忙时务农,闲时习武,民间“武术高手”比比皆是,年出生的他七岁便拜师学习大洪拳。

樊庆斌肯下功夫,用自行车一趟趟“丈量”着与师父家并不近的距离。“日子很穷,好在练武不需要什么场地条件。”樊庆斌说,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他的武艺逐渐高超,但武术并不能为他提供一个稳定的“饭碗”——高中毕业后,他种过地、开过拖拉机,还跟随马戏团四处表演过。

年,电影《少林寺》风靡大江南北,全国掀起一股习武热潮,这在樊庆斌心里激起千层浪花,散发出无数涟漪——“学武不学文,还是要吃亏,应该创办一个正规的新式武校,承载学生武术抱负的同时进行文武综合教育,未来让更多的人领略中国武术的魅力。”樊庆斌与几个习武的“老交情”一拍即合,决定办学。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当资金成了第一道坎,樊庆斌说:“筹款的艰难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几人骑着自行车,从郓城、巨野、梁山到河北、江苏,行程几千公里,跑了一百多个村庄,四处“化缘”,寒冬腊月踏雪赶路,三伏天被咬得满是疙瘩,而求助的人群中,不乏袖手旁观与冷嘲热讽者。

用樊庆斌的话说,少年时期习武吃的苦,为他此时的坚韧奠定了基础,几人中只有樊庆斌和刘国庆坚持了下来。年,他们筹得几万元,在县城的一片荒地上,一座容纳人的三层教学楼建起了。

宋江武校建校初期的学生在练功。

助推中华武术“走出去”

十年磨一剑,年是宋江武校开始招生的第十年,这一年的2月9日,宋江武校选送的节目《狗娃闹春》登上了春晚舞台。提及此事樊庆斌至今都很激动,“那次更坚定了我将武术国粹推向全世界的决心。”

自此,宋江武校建立起“狗娃”艺术团,探索武术更丰富的演绎形式。樊庆斌说,当一群人的奋斗与国家荣誉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就会产生无尽的动力。狗娃艺术团先后参加了世界妇女大会、迎港澳回归等国际和国家级庆典演出百余次,多次赴美国、日本、法国、韩国等国家演出。

“在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地球奔跑》节目上,我校学生在阵型中最艰苦的位置。”樊庆斌说,感动于孩子们的付出,《地球奔跑》节目中使用的地球模型后来被赠送给了宋江武校。

《地球奔跑》节目。

近些年,宋江武术学校推出系列“武术+”,相继成立足球、轮滑、攀岩等专业,选拔拥有武术功底的青少年同时学习其他项目,樊庆斌说,“武术+”或将更好地推动武术“走”向世界。

宋江武校。

将文化渗透在武术教育中

在发展武术教学的过程中,秉着培养一批“能文能武”人才的初心,宋江武校在发展中定下了“以德建武、以文保武、以武养文、文武并进”的教育方针,但执行并不容易。

“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很多纯粹是奔着武术梦想来的。”樊庆斌说,一些学生和家长认为他们本来就是因为文化课成绩不好才选择这里,怎么又要拿出这么多时间学文?

樊庆斌的想法始终没变,甚至提高了对文化课程的重视程度,不仅规范了文武教学时间比重,师资选拔越发严格,考核力度也在逐步加大。“我们每年都有一大批学生考上名牌大学,遥遥领先于其他武术学校。”樊庆斌很骄傲。

文化课堂。

樊庆斌认为,升学率的提高,也离不开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思想教育。“我们要培养出忠诚、干净、有担当的接班人。”他说,宋江武校把《弟子规》、《千字文》、《三字经》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教材引进课堂,并设立了传统文化办公室,把对中华文化传统教育纳入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武术道德和正确的三观。

在实践中,樊庆斌逐渐论证了教学方针——学校现有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和国外学生余名,先后向国家队、省专业队、各大体育院校输送学员多名,进入国家武英级和运动健将行列的百余名。并成为全国十大名武校之一。

即使如此,樊庆斌始终有很强的危机感,他说,要获得更长久发展,依托武术发展文旅、延伸产业链是条路子,水浒好汉城应运而生。据介绍,水浒好汉城以水浒文化为内涵,集文化体验、武术研学、大型演艺等为一体,打造集游客集散、智慧旅游、文化创业、生活休闲为一体的全旅游链条,以推广武术文化。

水浒好汉城。

“当然,这一切最终还是会回馈给教育事业。”樊庆斌说,以文化滋养武术育人,以文旅带动武校长久发展,只有“文武并进”,“百年名校”的奋斗目标终将实现。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周桐通讯员杨静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7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