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义务教育,农民几乎没有满意的,你知道为什么吗?有一个网友很形象地做了如下表述:“以前是“表示性收学费,现在是“表面性“免学费;原来是“统一性办学,现在是“差异性“办学(分贫民与贵族);原来是“非礼性义教,现在是“送礼性“授教;原来是“学时制普教,现在是补课式“家教。老师累了,学生醉了,家长废了。”这席话虽然言辞偏颇,确实反映了当前义务教育体制下的诸多问题。
现在的义务教育,学校是不收费的,但其它费用很高的:贫困山区幼儿园每个月收-元;一年级学生每天接送孩子的车费一学期,生活费1元,学杂费80元,保险费元,校服夏装元等,小学去辅导班每个月元,兴趣班一个元;初高中每课辅导一节课30元,一年2万多,再加上2个假期,一个假期0元,两个假期0元。
有家长反映,现在的孩子们如果不上辅导班,成绩就严重下降,老师上课不用心教,到了辅导班,孩子们才能学会,都是老师搞的鬼。
现在的兴趣班正是方兴未艾,如果你没有上兴趣班,上高中都没有学校愿意接收你,你不得不选择一到两个让孩子们去学习,比如奥数、英语、音乐、绘画、体育、武术等。他们竟然有等级考试,每次考试还要缴纳一笔费用,真的搞不懂贫困户家长为何要随波逐流。
农村人也是人,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至总想着把孩子向有名的学校送,缴纳2万左右的费用还要说好话,还要孩子接受所谓的入学测试,一般的孩子根本进不了。别人都把孩子带到城市里去读书了,乡下的孩子就少了,老师也跟着进城,剩下的孩子的教学质量怎么能赶得上?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也是教育不公问题。
学区房越来越贵,家长却只有硬着头皮抢着住。农村人一般都选择一个人跟着孩子在城市陪读,一直到初中毕业,这笔费用可是不低的,每个月最低消费也在元左右。
学习费用越来越多,增加的是其他费用。这些开支都是对孩子有利的,每个人没有资格反对。形成这些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汇聚,不是哪一个原因造成的,任何人也没有办法制止。既然没有办法改变,那只有慢慢拿地去适应。虽然会出现各种弊端,会对社会造成更多的负担,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除非以前哪样,当然我们不能回去,希望孩子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