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区刘家河中学跻身“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了。而且前几天来自新疆和田教育系统的20余名学员千里迢迢来咱平谷“取经”,我也去了!
这一去啊,我发现了几个“秘密”!成功为什么?怎么做的?
在今年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名单中,平谷区刘家河中学榜上有名,作为“京郊农村学校的一面旗帜”。这所位于半山区的寄宿制学校,有哪些特别之处?
严爱结合立德树人
刘家河中学里干净整洁,远处可以望见如画卷一般的燕山山脉。作为一所建校47年的学校,刘家河中学的大门并不起眼。
学校的发展很曲折,早年作为南独乐河镇四个村子合办的农村联办中学,规模小、办学条件极其简陋。直到本世纪初,学校仍旧只有一排排低矮破旧的平房,因学校建在河滩上还差点被撤合并。
重视农村教育情况慢慢变好
近年来,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视日趋加强,学校逐渐发展,新建了教学楼,校园环境已经大大改善。且因教学质量不错,附近十里八村的家长都愿意把孩子送到这里接受教育。
“积分制”加强师德建设
明确自己所肩负的责任,通过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力争使每名学生都能成才,让每名家长都能够满意——这是刘家河中学对教师的要求。
不仅有高要求,刘家河中学还有更严厉的考核呢!
实行“双积分制”
“双积分”评价机制即“党员积分”和“师德积分”评价机制。刘家河中学现有教职工65名,所有教师每月得分情况都会进行公示。党员积分表围绕党员“四个合格”的内容和要求,明确20个方面、50余个具体行为的“加”“减”分值标准,明确党员必须做什么、努力做什么、严禁做什么。
师德积分考核
师德积分考核分为任课教师和非任课教师,每名教职工根据实际采取领导考评、教师自评、同事互评、家长学生参与测评等多元方式进行积分考核,单位领导小组对积分结果审核后形成最终结果。师德积分考核结果与职评、评优评先等挂钩。
正如他们说的这样,“双积分”评价机制是一把尺子,让教职工时刻对照标准提高完善;是一面镜子,让教职工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
为与积分细则进行对照;同时也是一面旗帜,让教职工按照优秀教师标准不断前行。自年起,刘家河中学连续十年中考成绩稳居全区前列,
全区督导综合质量评价,连续六年名列前茅,家长满意度连续多年全区第一。
区教委副主任张子连:这所学校的美可以概括为一个字——爱。教师的爱岗敬业、教师的爱生如子、学生的爱校如家。
爱生从学生入学第一天开始
想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学习习惯,形成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入学教育尤为重要。学校在每学年开学初,都会安排4-5天进行入学教育,其中对初一新生的教育是重点,初二、初三年级学生则继续巩固成果并起到“传帮带”的作用。
入学教育:
具体活动安排有中学生文明礼仪讲解、训练,课前准备、课上听讲、课后整理等学习习惯细节的培养,宿舍内务整理训练,坐立行走跑、带队及队列广播操训练,站军姿训练等。最后半天进行入学教育汇报,并安排家长观摩。校领导、体育教师和班主任及一线教师均是教官,会全程陪伴学生。
这么细致,为啥这样做呢?
校长张学立:初一新生最需要来自教师的关爱,现在名学生中有名学生寄宿,这其中大部分孩子从没有离开过父母,因此老师们需要给予更加细致的关怀。
当“母亲”要给予关爱,当“父亲”则要严格管理,因此除了关心和鼓励还必须通过高标准、严要求,让学生懂得担当和责任,通过入学教育,孩子们的意志品质得到了锻炼,师生之间的感情更加密切,家长看到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时高兴地说:“真想不到,短短几天竟让孩子变得那么有精神、那么认真,回到家里还知道帮我做家务学校的教育真的太棒了。”
师生都爱“龙潭方便面”
教师本身就是最好的人本教材,教师不仅是管理者,更应成为语言和行为的示范者。在刘家河中学,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都必须先做到。——张学立
有人说:现在的学生不好管、不让管,但在刘家河中学,几乎没有这种情况,前提正是因为有爱,不嫌弃、不抛弃、不放弃,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每位教师遵守的原则。
曹雄老师在腿部骨折的情况下,仍拄着双拐指导学生练习武术和跆拳道。
王玉梅老师早已评上高级职称,但在学校缺少数学教师的情况下依然主动请缨教数学……
在刘家河中学,“龙潭方便面”的故事让众多学生即使毕业仍然念念不忘。多年前,为了不让学生上晚自习挨饿,老师们准备了“龙潭方便面”,但怕孩子们不好意思吃,就时不时地赞叹其味道之美,邀大家一起品尝。就此,“龙潭方便面”成为了学生们的经典零食。直到现在,毕业生回校时仍会带上“龙潭方便面”,这份特殊的礼物中所承载的是浓浓的师生情谊。
特色课程引领成长
为了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满足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发展要求,学校加强校本课程和社团建设,此外,学校共开发人文与社会、
科技与技术、艺术与健康三大类16种校本课程,并开展“家乡踏足、金海揽胜”等颇具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引领学生合作争先
教学楼里,每个教室门前都花花绿绿的,既有题诗也有画作。原来,这是学校给孩子们提供的“自主园地”,在每个班门前的墙上孩子们可以随意发挥,从而充分展示孩子们的创作才能。
学校以“和谐向上”的核心校园文化,引领学生互助合作、竞争成长;以班级为单位,依据综合表现与性格特点,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促进组内和谐互助、组间争先创优。评价表中贴着的红黄蓝三色便笺,承载了学生们所有的学习、生活轨迹。
副校长王金宝:“主动帮助受伤同学打饭+1”“上课积极主动受到老师表扬+1”“作业完成质量不高-1”……孩子们还为自己的小组取了特色名称——“炽热火焰”“傲视群雄”“锦鲤”“全村的希望”。这些名称让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精神不言自明。
快乐读写提升素养
楼梯一角的“快乐读写成果展”中,学生们的书法作品各具特色,为提升师生人文素养、创建良好校园文化,学校设计并开展了“两个十、一个二十”快乐读写特色主题活动,即每天早晨、中午课前两次十分钟的经典诗词诵读,晚自习一个二十分钟书法练习。
作为书法之乡,平谷区能够提笔写字的书法爱好者达4万余人。为传承好书法文化,刘家河中学也请来了名师专家对学生进行指导,孩子们的篆书、隶书作品有模有样。宽敞明亮的书法教室里,十几张大书桌上铺着大家的书法作品。付金东老师在学校授课20余年,他笑言:“书法教室占据了楼里最好的位置,就连校长的办公室都被‘挤’到角落里了。”
除了书法教室,科学教室也十分宽敞。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不仅学会制作机器人模型和汽车模型,做出的飞机模型、火箭模型更是能飞上天。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对于科技的探索欲和求知欲。
游学活动触摸梦想
10月底,初一年级的学生到京源学校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游学”活动,孩子们一起上课、练书法、学京剧、游故宫……短短一周,大家收获满满。
“周五上午有3个孩子被选中,由京剧专业指导老师为他们画花脸,活动结束后也不舍得擦去,愣是涂着满脸的油彩一路坐车回到了平谷。一下车,接他们回家的家长也笑了。”王金宝说,近年来,平谷区组织学生参加“游学”活动,让孩子们不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从而得以综合全面发展。
在“小小科学家”科学考察活动中,学生在中国科学院专家的带领下,从内蒙古草原到南宁丘陵、从长白山到海南岛,冒酷暑、顶严寒,穿丛林、过小溪,学生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考察任务。从学生的考察报告中,带队专家和教师们看出了他们的成长与进步。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体育与健康意识,刘家河中学已经成为北京市冰雪运动特色学校,下一步学校将建冰场、改建操场,让学生们能进一步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