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七月的到来,全国各地陆续迎来暑假。暑假黄金档期已然来临,可教培机构却噤若寒蝉,唯恐一个不小心就被整改、查封,更别提有什么大动作了。如今,无论是手机信息流还是电梯广告,已经很难再见到夸张、撩人的校外培训广告了,教培机构的寒冬已然到来。
起初,教育培训机构只是作为孩子校内学习的一个补充。但家长的焦虑前移和企业用人要求的多样化共同推动了教培机构的迅猛发展。后来用户对碎片化、多样化学习需求的与日俱增又加速了线上教育的快速崛起。后疫情时代学而思、猿辅导、作业帮等在线教育机构更是呈现井喷式发展。
有些教培机构更是利用各种营销手段来拉拢家长,甚至宣扬“你来,我培养你的孩子,你不来,我培养你孩子的竞争对手”,通过放大家长的教育焦虑来促进自己的资本市场扩张。在贩卖焦虑方面,教培机构在过去多年一直在推波助澜。
而近期,教育部接连发布新政,不仅约束了民办学校,也涉及到校外教培机构,教培机构再次陷入整顿的风暴之中。年6月15日,教育部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它的主要职责是:指导和规范校外教培机构开展包括中小学生社会竞赛在内的各类教育培训等活动。从此不合规、没有资质的教培机构将面临关闭;可以继续存续的教培机构也将面临更大挑战,除了要更加依法合规,也要更加注重提升核心竞争力,否则将更加举步维艰。
紧接着北京开展小学生暑期托管服务,随后各地也陆续开展暑期托管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压缩了校外教培机构的生存空间。不仅如此,各地也逐渐出台各项政策,直指教培机构。
年6月25日凌晨,商丘市柘城县一武术馆发生火灾事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为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从当日起至6月30日,商丘市教育体育局决定在全市开展校外培训机构安全大排查活动。此外,安阳,新乡,平顶山,驻马店,周口,漯河,信阳,洛阳,许昌,滑县,新蔡县均发布类似通知。各校外培训机构、各民办学校从6月25日起,全面排查存在的消防等安全隐患,做到边排查边整改。教培机构一时风声鹤唳。
与此同时,四川省也发布教育收费10条禁令,其中有一条就是“严禁违背学生意愿强制参加课后服务”,这也给学校老师和校外培训机构敲响了警钟。另外,部分省份的部分学校根据《关于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午餐午休管理的意见》的文件精神,于年秋季学期开展校内午餐午休服务试点并于暑假期间开始预定床位。这对校外的午托班无疑是个打击。在学校用餐和午休显然更方便安全,如果全面推行开来,家长们肯定拍手称快,校外午托机构将更加无以为继。
那么,教培机构是否应该取缔呢?我们应该辩证地来看这个问题。
首先,教培机构是否会完全消失?可以很肯定地说,不会。只要重点大学和重点高中的入学机会是稀缺的,只要应试教育和高考的形式存在,家长对孩子的自主增负就不会停止。当然,有人会说了,我可以自己辅导孩子,对于自己本身就是学霸甚至是高考状元的父母来说当然没有问题了。但问题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个状元爸爸或学霸妈妈,更多的家长都只是普通人。而对于很多没有时间和能力教育孩子而又想孩子通过学习改变人生的家长来说,教培机构无疑仍是首选。
其次,教培机构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大家都知道,家长和孩子投入了多少精力,在孩子的身上都会得到体现。很多家长认为,上培训班主要是为了提高效率,而在家多半是玩或亲子活动,时间难以得到充分的利用,白白浪费了可惜。毕竟一寸光阴一寸金,特别是对正处在身心快速发展的孩子们来说,高效率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再次,对于二孩儿家庭而言,报名培训班除了刚需更多的则是无奈。小学低年级在校外培训能学到多少东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减轻家中老人的负担。周末和暑假,如果两个孩子都窝在家里,家里基本就是鸡飞狗跳的重灾区。对于年龄超过60岁的老人来说,让他们同时带2个孩子无疑是非常辛苦的,而且多半也管不住孩子。
既然校培机构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仍有存续的必要,而国家又放大招来进行约束。那么作为家长,就要结合自己和孩子的实际情况理性报班,为孩子的未来铺设最合适的路。
作为教培机构,就应该更加高标准、严要求,顺势而为,向阳而生。提高教育质量,以人为本,推崇个性化、千人千面的教学体验,多形式多路径地开展教育培训。
对于教培机构,你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下方留言。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